提起烟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鼻烟壶和水烟壶,却很少有人会联想到旱烟壶。而邬久益惟独钟情于旱烟壶。
旱烟壶是旱烟袋下用绳子系坠着装烟丝用的深腹、广口、有盖的小玩艺儿,又称旱烟盒、旱烟铁罐、旱烟囊、旱烟鼻子、旱烟疙瘩等等。
烟自明朝中期由西方航海水手从海上传入我国。
据清康熙年间的《台湾府志》记载:“淡芭菰,烧吸,能醉人,原产湾地,明季漳人取种回,今名为烟,达天下矣。”而旱烟壶亦随着旱烟的广泛流传而普及全国各地,迄今约五百年矣。
明末清初人沈赤然在《寒夜丛谈》中描述明末人们吸食旱烟的情景时说:“……男女老少,无不手一管,腰一囊。” 此腰一囊即腰间悬挂着旱烟壶。
最初旱烟丝都用未加雕饰的简陋粗糙的竹筒、布皮袋等器物盛之。之后才有艺人匠师、名人刻家等将民间传说、吉祥图符、诗文词赋、兽鸟虫鱼等图文以雕、剔、铲、刻、镂、嵌、漆、范等手法精心雕琢于旱烟壶上。
邬久益收藏的500余只旱烟壶有竹、木、牙、角、骨、银、铜、铁、锡、柚皮、葫芦、珐琅、珊瑚、镶螺钿等数十种材质,有方、圆、柱、菱、瓜果、人物等各种造型。
每每闲暇时,取数只旱烟壶把玩,总会情不自禁倾泻出情绵绵、意切切、痴醉醉、癫狂狂、其乐融融、爱不释手之情。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