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玉与妻子整理烟标。
今年70岁的李光玉是武城县有名的烟标收藏爱好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收藏中外烟标,至今50多年来从未间断。时至今日,他已经收藏了我国各地数百家烟厂出品的烟标10000余种;收集其他35个国家出品的烟标1000余种。经过半个世纪的烟标收藏,他收获了快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从烟标的变化深深体会到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收藏烟标,让他感到其乐无穷。
为收集烟标,他常钻垃圾堆
李光玉自幼生活在武城偏僻贫穷的农村。他在读小学时,偶尔在路边捡到一枚别人丢弃的烟盒,看见上面印有漂亮的图案,又有文字介绍,内有锡箔纸,外包透明塑料纸,很精致。李光玉感到很高兴,遂渐渐产生了收藏烟盒的兴趣。
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从事到外地采购物资的工作,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全国各地联系业务,这给了他一个收藏烟盒的好机会。每次出差,只要在路边、餐馆或其他场合发现有遗留的烟盒,他便将其收集起来。李光玉深有体会地说:“当一个人真正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时,总愿不辞劳苦去做。自我痴心爱好收藏烟标开始,便时刻把它当成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收集烟标的过程中,李光玉采用自己动手、家人协助、邻居亲友帮忙的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开始,他常常到垃圾堆里去寻找(烟标收藏者称之为“垃圾寻宝”)。这种不怕脏不怕累的执着,感动了全家人,大家都开始帮他收集烟标——爱人帮他整理、保存烟标,两个儿子也分别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请同学、同事帮助收集。李光玉的一个外甥在一列客运火车上任厨师长,他也委托列车服务员,每天把打扫列车时发现的烟盒收集起来,交给自己保存,然后转交舅舅,不让它们随垃圾一起扔掉。本是垃圾废物,到了李光玉的手里却成为最珍贵的礼品。
“小小烟标让我眼界大开”
李光玉说:“每当我从亲友处获得一枚精美的烟标时,总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将烟标分类整理成序时,就有一种成就感,感到一种无穷的乐趣。”为便于烟标的收藏管理和续藏,他将现有的众多烟标区分为软式标 (软盒)、卡式标(硬盒)、铁盒标、塑盒标、异型标、进口标等多种类型,又将各类型烟标细分为名胜标、纪念标、城市标、飞禽标、走兽标、人物标、药材标、花草标、喜庆标、珠宝标、系列标、体育标、戏剧标、名山标、海河标、江渠标、湖洋标、树木标、革命圣地标等类型。李光玉说:“烟标虽小,但上面的文化不少!”“这是‘七一’牌烟标,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1日成立而出品的;这是‘长征’牌烟标,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而出品的系列标,烟标上有毛主席《七律·长征》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给笔者讲起烟标的文化来,李光玉滔滔不绝,“收藏烟标几十年,我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烟标设计制图、高科技印刷、彩膜使用、变色显示等方面都在飞跃,国产烟标的精美程度和总体水平,已经成为世界之最!”
李光玉说,经过50多年的烟标收藏,他了解到我国数百家卷烟厂生产出品的名胜、名城、名人、名山、名水有数百版类,仅山东各卷烟厂就曾出品多种版的名胜,烟标成为了他的旅游向导,让他实实在在开阔了眼界,增添了兴趣,增长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