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1931年由中华慈幼协会建议设立的四四儿童节,将六一国际儿童节作为我国的儿童节。
我国烟草企业曾出品过不少充满童趣的烟标。如地方国营曲沃卷烟厂出品过“新儿童”烟标,该烟标主版图案是一名手握仿真手枪作瞄准射击状的小男孩,寓意儿童在新中国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健康成长。湖南零陵卷烟厂出品过“闹春”烟标,主版画面再现的是春节红火的片断:身着红袄黄裤的玉女手拿龙珠在前引导,身穿黄衣红裤、头扎白羊肚手巾的金童挥舞着龙头紧随其后。贵州黄平、湖北利川等卷烟厂分别出品过“金娃”、“同兴”等烟标。其主版图案分别是一个孩童左手拿着柳枝,右手抓着牛角骑牛向观众走来;一个身穿肚兜脚踏虎头鞋的男童牵着毛驴行进在路上,一只喜鹊紧随其后。
少儿群体在烟标上也不少见。如四川绵阳、湖南新晃等卷烟厂分别出品过“五福”、“五子闹春”等烟标,其主版描绘的都是五个孩童正在尽情嬉戏的画面。广西钟山、湖北广水、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卷烟厂分别出品过“财星”、“金菩萨”、“富临门”等烟标,其中“富临门”的主版画面是五个童子在笑容可掬的弥勒佛身上戏耍。
“神童”也是烟标上的常客。中国华昌烟公司曾出品过“神童”烟标。该烟标主版图案是一名古代儿童在书桌前提笔作文。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黑龙江海林卷烟厂也曾出品过“神童”烟标。不过前者表现的是西方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后者主版描绘的是我国神话中的哪吒。河南郸城雪茄烟厂、吉林长春卷烟厂、辽宁沈阳卷烟厂分别出品过 “古童”、“参童”、“红娃”等烟标。其中第一种烟标的主版为古童画像,后两种烟标的主版分别描绘的是一名肩扛大人参的仙童,以及一名身穿红肚兜、正在招手的儿童。
渔童也是烟标中常出现的儿童形象。如山东栖霞雪茄烟厂出品的“渔童”,主版图案是一名儿童脚踏莲花钓出一条金鱼的画面。而由牧童、短笛、老牛三个元素组成的牧童形象也不时现身烟标。较早的如天津麟记烟卷有限公司出品的“牛”烟标。该烟标的主版图案就是一名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吹着横笛,涉水前行的画面。
儿童与财富也经常在一些烟标上出现。如上海富华烟公司、华商中美烟厂有限公司都出品过“元宝”烟标。不同的是,前者主版描绘的是儿童身背金元宝和珍珠的画面,后者主版描绘的是儿童手摸金元宝的画面。再如陕西榆林、中国菏泽、湖北恩施等卷烟厂出品过“元宝”、“恭福”、“喜来金”等烟标,其主版图案既有一个儿童手捧金元宝的,也有两个儿童分别手持金元宝开心嬉戏的,还有三个儿童抬金元宝的。江西广丰卷烟厂出品过“吉利”烟标,其主版图案更是充满童趣:两个儿童给聚宝盆安上了轮子,正在一前一后推拉满是金银财宝的聚宝盆。
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金童玉女也经常亮相于烟标。如河南汝州、辽宁沈阳、安徽阜阳、广西浦北、湖北广水、湖北利川、江苏徐州、江西广丰等卷烟厂分别出品过“鸿禧”、“新禧”、“大吉”、“大吉利”、“大吉祥”、“聚宝盆”、“拜大年”、“福满堂”等烟标,标上均有金童玉女形象----他们有的手捧上书“福”字的寿桃,有的手捧上书“吉”字的桔子,有的站在金元宝前向人们作揖……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华昌烟公司出品的“神童”烟标。
上世纪二十年代,天津麟记烟卷有限公司出品的“牛”烟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菏泽卷烟厂出品的“恭福”烟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烟厂出品的“富临门”烟标。
上世纪八十年代,辽宁沈阳卷烟厂出品的“红娃”烟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贵州黄平卷烟厂出品的“金娃”烟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徽阜阳卷烟厂出品的“大吉”烟标。
上世纪50年代,山西地方国营曲沃卷烟厂出品的“新儿童”烟标。
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海林卷烟厂出品的“神童”烟标。
上世纪80年代,湖北利川卷烟厂出品的“同兴”烟标。
上世纪80年代,山东栖霞雪茄烟厂出品的“渔童”烟标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