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是抗日救国的“小小宣传员”,14岁是部队营部里最小的勤务员,20岁是新四军里的年轻战士……
光阴流转,当岁月的沧桑爬上他的额头,转眼,他已成了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目光坚定,有着孩童般爽朗的笑声;他个子小,却充满着“正能量”——他有着一颗红心和一颗爱心。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印记,仍清晰地印刻在他89岁的心里。有着67年党龄的他,是个有故事的老人。离休后,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助人为乐,被亲切地唤作“爱心爷爷”。
他叫张朝萍。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爱心爷爷”给我们讲起那些“红色往事”。
父亲被害他从小有颗抗日救国的红心
时间的指针拨回1938年秋天。
那是个天昏地暗的年月。日寇占领了张朝萍的安徽老家,鬼子们天天杀人放火、无所不为。和所有中国人一样,张朝萍对鬼子们恨之入骨。
当时,党的地下组织开始活动,着手建立游击区开展武装斗争。区委还组织了一个宣传小组,专门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活动。13岁的张朝萍自告奋勇加入宣传队伍。写标语、刻印宣传资料、唱抗日歌曲,张朝萍样样都干。
到了第二年下半年,张朝萍的老家成立了一个边区抗日武装——新军独立三团。当时他的父亲在二营营部当秘书。
虽然年纪小还不能上战场抗日,张朝萍主动到营部里做年纪最小的勤务员。帮着打扫卫生,送茶水,有时还帮炊事班到村子里买青菜。能为抗日工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张朝萍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不过,到1940年下半年,因环境艰苦,张朝萍全身长满了疥疮,行动不便又会传染,那时部队没有卫生员缺少药物,他只好回家找土方治疗,从此离开部队。
不幸的事发生了!当年10月,张朝萍父亲请假回家修茅草房子,被敌军擒获活埋了。尸体被找回时,身上的衣服全剥光了,只剩下一个裤头……
那时的家里太困难,吃饭都成问题,棺材也没钱买。一个叫张正标的老人带着他到全村挨家挨户磕头求救,凑了点钱买几块木板钉了一个薄匣子当棺材才把父亲装殓埋葬……父亲被杀害的残酷现实在张朝萍幼小的内心埋下了种子——他要参加革命,抗日救亡。
热血青年他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
1945年6月,终于迎来了曙光,独立团打回来了,已改名为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三十六团。趁有一个排长回家探亲,21岁的张朝萍逮着他不放,硬是让他带到部队驻地参军。
那时,张朝萍十分瘦小,右胳膊又因小时候受伤弯曲不到位。一开始,部队领导有些顾虑,但张朝萍心意已决。因为小时候读过两年私塾,加上此前做过抗日救亡的宣传员,最终张朝萍被安排到了二排六班,还发给他一杆大鼻子步枪。在班里,他常给同志们读报纸、读捷报、写墙报。
干了7个月,张朝萍参过加两次主要的战斗。一次是1945年8月,一天夜里攻打一个叫永安集的汪伪据点,伪军一个团经常带兵四处抢粮,老百姓恨死了。张朝萍所在的班在围墙东北角,抢占敌人一个碉堡,天黑、沟深、坡滑,张朝萍跳到齐腰深的水里,敌人的火力又猛,爬上滑下好几次,还好碉堡有一个班通过地下党买通了,他们把枪把倒过来用,用枪把他们拉上岸,最终有惊无险地把敌人拿下了。
还有一次是同年12月,北方天气很冷,已经结冰了。张朝萍所在的团奉命在1946年1月13日和平谈判停战前一天,拿下陇海路上的敌军。据点外围壕沟深,有铁丝网。当时壕沟水已结冰,他们只好用枪托捣碎冰层跳下去,冰水灌到棉裤里刺骨的冷,棉裤进水又笨又重。他们奋力冲上岸,在机枪掩护下经过一阵巷战,在枪林弹雨中,敌人最终缴枪投降了。
1946年1月,张朝萍从六班调到连部当文书,同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调五连,一直搞后勤供应工作。他先后担任过管理排长、粮秣员、军需、司务长等职务,为部队行军做后勤保障工作。
做后勤工作也要经历枪林弹雨。有一晚,饭没烧好,敌人就追上来了,在齐腰高的深水里,张朝萍和战友们奋力反抗。敌人在山上用机枪向他们扫射,子弹打在身边的水中直冒水泡……
1952年10月,在赴抗美援朝的路上,张朝萍护送军需时严重脑震荡,不得不留下来住院治疗。后来康复后,医院成立一个快速机动设备精良的医疗队,张朝萍成为行政队长,做救死扶伤的工作。
爱心爷爷他扶贫济困传递“正能量”
1955年初,31岁的张朝萍转业到地方工作。到遂昌先后任过烟草专卖公司主任、县财粮科长、文教科长、湖山区委书记、代区长、丽水地区水电工程处党办主任、机关支部书记等职。张朝萍遭受过不公正的对待,直到1983年才得到平反,他59岁时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
现如今,一提起张朝萍老人,凡是认识他的人,都夸他是“爱心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依然像年轻人一样忙个不停,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他人、奉献社会。他积极响应市委老干部局争做“最美老干部”倡议,积极参与“老干部红领先锋”活动,关爱学子,热心助学。2012年5月,他被评为丽水市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
“动人以行不以言。”这句话是张朝萍老人最好的写照。张朝萍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爱心助学捐款、捐物的现场,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每当国家有难,他总是第一时间捐款。从去年开始,张朝萍在丽水学院设立“张朝萍助学金”,捐出72000元资助6名贫困生完成4年的学业。
尽管在帮助别人时出手大方,但老人的生活却异常俭朴,他爱人没有正式工作,如今只有微薄的生活补贴。家里堆满了用来腌制咸菜的瓶瓶罐罐,吃的是粗茶淡饭,头一天吃不完的菜,第二天拿出来热一下再吃。平时穿的是旧衣旧袜,家里摆放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式家具。
总有人不解地问他:“都快九十岁的人了,该享享福了,这么苦自己、累自己图个啥呀?”张朝萍总是回答:“正是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才要抓紧时间做点好事,做点有用的事。而且,帮助别人我会觉得心里踏实!”
平时,张朝萍老人还喜欢用诗词来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他幼年上过两年私塾,离休后坚持认真学习,参加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奖。他还参加了莲都区诗词学会,几乎每个季度都有诗词在会刊上发表,还编印了《张朝萍自撰诗词集》呢。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