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恋恋烟尘 > 正文

草堂入云 丹青寄情【图】

我的“书画”自白
2012年11月30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高耸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济宁烟草系统,在嘉祥(营销部)办公室担任文秘。整日里忙忙碌碌,只觉充实而精彩。美中不足的是明里暗里总有人对这个选择表示不解,烟草同事们对我名片上“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字样表示吃惊倒是小事;书画同好们为我放着有多篇作品曾赴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参展的书画成绩“弃艺从商”而惋惜诧异的表情实在不太容易接受——仿佛从事实业就是沉迷世俗,而专门的“文联”、“书协”之外就没有艺术可言。反复“辩诬”的经历一多难免令人不快,现代社会热血男儿也无需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古训里抱残守阙,索性写篇短文以抒性情。

  浪漫的文艺青年们总喜欢拿当代作家王小波有关“诗意世界”的名言表达自己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远志趣——“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孰不知这句名言固然强调“诗意世界”的重要,却并未否定过“此生此世”的存在意义。换句话说:一个人必须首先拥有鲜活生动的“此生此世”,然后才谈得上更高层次的“诗意世界”。王小波如果没有前半生漂泊天涯的经历,绝难产生如此精辟深刻的思想。我总觉得他辞职后的作品之所以不及前期作品有力,就是因为与鲜活泼辣的现实人生隔膜之后成了无源之水。一味闭门创作只会使作品成为徒然精致而缺乏生命力的小摆设。我之所以执意不肯和其他书画同好一样进入文联、书协,就是基于这方面考虑。

  其实我出身门里,祖上几代人都以书画名世,至今仍有不少长辈以此安身立命:表舅段玉鹏以书法、篆刻闻名,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外艺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舅父倪峰擅长章草、隶书,也是一方知名的才子,是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们对我期望很高,平日里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对我走上书法道路,有相当的影响和熏陶。然而对我影响最深、真正使我明白艺术真谛的,还是朝夕相处的母亲倪芳。母亲为人娴雅安详,信奉中国传统女性清静自守的处世风范,艺术造诣一向少为人知。可她自幼喜爱书法,擅长行书、行草,数十年来勤于练习从不间断。自初懂人事起,那灯下挥毫泼墨的倩影就是我眼前不变的风景。天长日久,我渐渐明白书画艺术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生命寄托,一种倾注全部身心的生活方式。所以母亲的书法作品在一次中日友好妇女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的消息传来,家里最不意外、最从容淡定的反倒是年龄最小的我。

  母亲给我起名“高耸”,大概是觉得男子汉有所不同,应该建功立业。我却在正式修习书画之日起就自号“入云草堂”,委婉地表达自己虽然在书画上有凌云壮志,却不愿博取世俗功名之意。母亲见后并未见责,只是给我讲了一番“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的道理:那些所谓看破红尘退守山林的隐士只是形式之“隐”,只有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经得起世间最大的嘈杂干扰、诱惑考验的人,才能真正达到物我两忘心境。听后我才明白只要时刻不忘最初的性情坚守,隐居于市朝同样可以达到心灵上的超脱升华。

  或许是因为无意以此博取名利,所以我最初练习书法时有些随心所欲,有时三五天练上一次,有时一两周写上一回。总之兴趣来了,就连着写上练上几个小时。最痴迷的是练习《板桥自叙诗》、《小草千字文》那段时间,兴之所至,常常废寝忘食,经常从晚上10点一直写到翌日早晨8点。后来担心自己一曝十寒,有意识地通过书法练习陶冶个人性情,从大学二年级后开始练习颜体,随后跳入章草的学习。时日一久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章草那种严谨工整、浑朴烂漫如刀刻木雕般艺术风格,为人处世也慢慢沉静周全了许多。这使我彻底迷上了书法,平日里,常常对着古今书法名家字帖进行研究、临摹,逐字研究间架结构,细细体悟、揣摩名家用笔运气之法。或许是天赋使然,或许是揣摩思考,感觉自己每次摹写都有些许进步。从艺的道路虽然漫长,可一想到有母亲与家人的陪伴,也就不再觉得孤单。每当我心情不好,不想练习时,他们总是带着我一块练习,给我鼓励和指导,坚定了我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感谢母亲的循循善诱,我把自己写得最好的一幅字——汉隶作品《岁暮到家》送给她作为今年母亲节的礼物。母亲高兴得很,专门把它挂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一有客人来访就充满骄傲地指给他们看。其实亲友们都知道我修习书法是大学二年级之后的事,真正自幼沉浸其中的还是绘画:7岁起,我便跟随济宁师专艺术系副教授王新培学习素描,通过对静物的结构、比例和透视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来的绘画道路打下了基础。高二开始,跟随中央美院孔墉教授学习西方油画,孔教授很喜欢我:“在我教过的学生中,这么有思想、创作能力这么强的不是很多,很有希望到中央美院来学习。”大学期间,我跟随贝律铭的弟子刘玉安教授学习浮雕和篆刻艺术,在绘画表现力道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我在西方油画方面略有心得,喜欢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师长们点评我的油画作品时,总喜欢说构图新颖自然、笔法细腻悠远,有沉静隽永之感。前几年我的一副《日夜思念毛主席》拿到画廊装裱时,有买家看中,要出五万元买下。可我最挚爱、倾注心血最多还是国画。为了画好国画,我经常泡在书店研究名家的作画技法,有时还从网上一遍一遍地反复观看当代画家作画的全过程,细心揣摩并反复临摹。惹得父亲总批评我追求过切近于迂阔。记得那次画《八仙图》,为表现道骨仙风的八位仙人如何神态各异、风姿卓然真是呕心沥血,几天画下来总觉得画中人没那股超然世外、逍遥自在之风,沮丧得几乎绝望。最后完成那天却意外地渐渐进入状态,如入无人之境,画作一气呵成后,只剩下给人物点睛了,为了使人物更加鲜活而有生命力,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古人扎破手指画龙点睛的故事,一时冲动竟然咬破手指点了上去。最后效果虽然不错,却被父亲骂了一顿。父亲不习书画,总把我看作当初那个刚学绘画的孩子,不以为然地把亲友们对我的赞扬当成有口无心的客套。大学暑假中的一天,家人围在一起欣赏书画时,父亲突然兴起,想试试我的画技,说:“如果你能临摹范曾的钟馗,并且经过行家鉴定确实能以假乱真的话,我就奖励你3000元。”父亲的话激起了我的斗志,当下我铺开宣纸,拿起画笔,十多分钟后,一个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的钟馗跃然于纸上。拿到当地画廊请专家鉴定时,被赞为“几可乱真”。这当然是长辈的勉励之辞,令人高兴的是此后父亲终于认可了我的能力。我如愿以偿获得了这笔不菲的奖金后,马上兴高采烈地拿去购买心仪已久的书画名潜心赏析去了。

  其实我平日里就喜欢临摹范曾先生的大作,否则也不敢轻易接受这个挑战。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见到了到济宁指导的当代书画家范曾。范曾先生看过我的画后很高兴,评价道,“前途无量,又一个书画鬼才”。范曾先生的高度评价,或许会让很多人痛下决心走上专业书画创作之路。可我不会,我很明白现在自己最多只能算是技艺娴熟,要在书画上有所建树,必须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而这条艺术道路,单纯依靠反复临摹古代大师名作是找不到的。书画说到底是艺术家内心激情感悟的自我表达,大师名作临摹得再好也只是“前人”而非“自己”。书画是鲜活的人生艺术,而非死板的技艺摹仿。必须要在“现实人生”阅尽世态人情之后,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怀融入笔触,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王小波强调“诗意世界”,不是叫人脱离现实以避世,而是说在“此生此世”认真生活之后,要有一颗善于体悟感怀的超越心灵。

  平日里烟草综合办公室的工作总是很忙。可工作再忙,我也会抽出时间练习自己心爱的中国画,哪怕直到夜深人静。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我有信心走到最后,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更希望自己今后能成为一位引导书画艺术的人。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