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永定县培丰镇洪源村见到种烟大户郑海燕时,她正穿着长筒水靴,组织工人清理水沟,排除积水,为烟苗培土、施肥。
攀谈中笔者了解到,郑海燕1981年出生于培丰镇文溪村,是名副其实的“80后”。她不但年轻貌美,而且很有才,大专毕业后在厦门特区一家私企做了好几年白领。
笔者不解地问她,“为何好端端的白领不做,回来种烟了?”郑海燕笑着说,白领永远是个打工仔,种烟情况就不同了,自己当大老板。现在,她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植烤烟,如果不出现异常气候,预计可收益15~20万元,是白领收入的好几倍。
可当地的情况是,培丰镇是永定县的重点矿区,煤炭大规模开采已有几十年历史,水资源逐年枯竭,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你怎么就认准种烟了呢?”面对笔者的疑问,郑海燕转向一旁的永定县培丰镇烟草站站长黄强说,“你问问黄站长,他更晓得……”
原来,国家烟草专卖局今年出台新政策,烤烟综合价格大幅提升,平均一公斤提高了八九块钱,种烟利润空间增大。近年来,烟草部门在培丰镇投入30多万元,筑了水坝,建了水库,彻底改变了当地缺水的面貌。在洪源村,烟草部门逐年加大对这里的烟基工程建设力度,修建了2条灌溉水渠,长2公里多;硬化了5条机耕道路,约4公里长。烟基工程建设大大改善了耕作条件,让农业机械化有了用武之地。“这样一来,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就更加明显了。”黄强说,“烟草公司还有一些补贴,比如新建烤房、搭建育苗棚、购买起垄机等。有了这些补贴,烟农的资金投入就大为减少,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郑海燕的最大优势就是年轻、有学历、见过世面,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特别强,又有管理经验和一定的资金积累。黄强认为,相比50多岁的老种烟大户,她更具潜力,更容易培养成职业化、知识化的烟农。
承包100亩烤烟需要投入多少资金,风险大不大,同其他烟农一样,这是郑海燕必须考虑周详的问题。关于投入,她如数家珍地列出了一个清单:搭建1座育苗棚5000多元、购置2台起垄培土机1.8万元、新建6座烤房3万多元、租赁田块3万多元、买肥料4万多元、雇工10万多元,总共要投入20多万元。“世界上哪有没有风险的买卖?”郑海燕说,烟田相当于露天工厂,利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关键看如何规避。利好消息是,烟草部门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合同内烟叶实行全等级全数量收购,不存在市场风险,而且政府、烟草部门还为烟农进行了烟叶种植保险,可以大大降低烤烟种植风险。
与郑海燕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她已经找到了种烟的门道,不愧是在经济特区摸爬滚打过的白领,承受风险的能力比一般烟农强,也更有雄心壮志。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