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一、当前卷烟打扫码的现状
(一)无码销售情况仍然存在。无论是从国家局的通报来看,还是从实际查处的真烟案件分析,工业、商业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无码销售的情况。
(二)打扫码环节本身存在瑕疵。工业、商业在打扫码环节上,受制于“人”的因素太多,缺乏信息化。特别是商业的激光打码瑕疵严重影响到打码到条产生的监管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激光打码本身存在漏洞。在分拣线上,打码机对卷烟没有识别能力,随便用一张废纸反复过机也照样“打码”,系统数据仍然平衡。二是32位码不清晰。32位激光码受限于卷烟的外形包装和颜色。非法流通真烟案中,很多卷烟的32位码不清晰,事后根本无法查清来源。三是人工抄录严重影响效率。在实际真烟案件查办中,涉及卷烟数量较多的时候,人工逐条抄录32位码耗费太多时间,加上激光码又不太清晰,抄录工作之难可想而知。
(三)终端环节监管乏力。当前,真烟案件绝大部分属于“无证运输”,在终端环节查处到外地流入的重大真烟案件极其少见,原因不是终端没有真烟非法流通,而是终端环节监管乏力,这也是真烟案件“屡查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工作中,终端环节监管主要依靠专卖员走访市场去逐条盘点卷烟库存,逐条核对32位激光码来发现异常。专卖人员一般1月才走访1次,加上客户卷烟存放点一般有2个(经营场所和住宅),面对数量众多的零售客户和数以百计的卷烟库存,“人工盘点式”的监管是何等的乏力与落后。
(四)工业、商业、终端三环节数据链不完整。数据链不完整,存在脱节,特别是终端数据与工业、商业的脱节,不能形成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客观上为无码卷烟销售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与空间。
针对卷烟打扫码、真烟非法流通突出等问题,应用RFID可以实现智能化监管,摆脱人为因素,有效解决和治理卷烟打扫码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源头上遏制真烟非法流通,并将推动烟草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
二、RFID应用可行性分析
(一)RFID技术日渐成熟为应用提供了保障。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套完整地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地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特定频率地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地数据送出,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地处理。
RFID作为本世纪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由于其在数据载体、标识识别、物品跟踪、信息采集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已被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仓储、生产制造、医疗系统、图书馆管理等领域。2012年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
早在2006年,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等15个部委就联合发布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都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发展和应用RFID技术作出了总体部署与规划,也为形成国家标准和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RFID技术在国内外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863“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重大专题的推动,我国已取得一部分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取得突破,电子标签取代传统条形码已是大势所趋。
(二)行业外应用的成功案例提供了宝贵经验。
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频射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无须人工干预,是条形码的无线版,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数据存储容量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可以加密等诸多优点。由于电子标签的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2008年北京奥运电子门票,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RFID全方位应用,沃尔玛在物流仓储方面应用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等。这些成功的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坚定了我们推进智能化监管的信心。
(三)行业内在应用方面也有了初步探索。
由于行业垂直管理的体制优势,信息化建设整体部署与推进速度快,成效明显。工业在包括原材料在内的制造过程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比较高,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商业的信息化相对要落后很多,在仓储、分拣、配送等方面信息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传统物流的烙印还很深。近年来,随着国家局推进“小终端,大战略”工程的实施,商业信息化水平在逐步提升,一些商业企业在物流仓储、分拣上进行了RFID的试验,在托盘上植入电子标签,对提高物流分拣速度、准确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终端一户一机建设等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方面的工作为推进RFID的应用提供了经验和基础。
(四)统一的数据运行平台为应用提供了系统支撑。
围绕构建“数字烟草”,在国家局的统一部署下,全行业按照“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抓好信息化“深度融合,系统整合,有机结合”的重点工作,系统的集成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充分发挥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整体推进,抓系统改造、升级,已初步形成了统一的信息集成应用平台,数据交换与共享基本畅通。可以讲,这些都为推进RFID的应用,形成工业、商业、终端数据交换与互为监督提供了应用平台与基础。
三、RFID应用的价值
(一)决策环节
1.宏观决策数字化。RFID的应用,为决策机构准确、实时掌握工业、商业、终端环节数据提供了数据支持。特别是为国家局宏观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完整的数据,对推进“卷烟上水平”、“461”、“532”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宏观管理数字化。决策机构只需牢牢掌控应用平台,掌握芯片数据库,就可以实现对工业、商业、终端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并可以通过分析、比对各环节数据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问题。
(二)生产环节
1.生产过程数字化。RFID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业原材料购进、消耗,成品产生,仓储管理的数据追踪;原有的工业在线打码,则可以通过植入芯片来替代;出库扫码,则由读写设备通过应用平台来完成,进一步避免人为干预,真正实现智能化、系统化,有效防止超计划生产或超进度生产或“福样促试”烟不入计划等诸多问题。在应用上,还可以尝试与生产企业的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系统融合,解决MES系统存在的问题,形成互补。
2.卷烟防伪数字化。电子标签的应用,可以完全替代当前卷烟的防伪技术和条形码。电子标签的芯片可以储存从512字节到4兆不到的数据,数据信息量足够应用的需要。同时,由于芯片数据的可修改性,工业企业还可以通过修改芯片数据达到“动态防伪”,这是原有的防伪技术和条形码根本无法做到的。
(三)销售环节
1.物流分拣数字化。电子标签的应用,将直接提升物流仓储、分拣、配送的数字化,实现对仓储数据、分拣数据、配送数据的实时智能追踪,防止出现人为错误,提升准确率和工作效率。物流仓储、分拣、配送的数字化,将推动烟草行业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
2.专卖管理数字化。电子标签的应用,将可以有效避免人工盘库、核对32位激光码的尴尬局面,专卖人员将可快速、准确的掌握库存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假、非私等情况。在查获的真烟案件过程中,则可以完全避免人工抄录32位激光码或看不清或抄错码等问题的发生,只需用读写设备既可准确完成。
3.客户维护数字化。电子标签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客户维护模式,摆脱当前通过人工盘点客户卷烟库存数据来指导客户的模式,快速掌握客户库存情况。如果终端建设到位,客户已经安装读写设备,客户经理甚至在办公室就可以实现准确收集客户经营信息、各品牌规格的库存数据并进行指导维护,真正的实现精准营销,提高效率。
4.内部监管数字化。由于工业在卷烟包装箱和条盒卷烟植入芯片,将实现RFID应用平台对工业卷烟出库、商业入库、分拣配送、终端接收各环节的实时追踪与监管,形成工业、商业、终端三方数据互相制约、数据链完整的局面(图1)。数据链的完整,从根本上实现了对无码销售的遏制,真烟非法流通的情况也必将有所好转。
图1
(四)终端环节
小终端,大战略。零售终端是烟草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能否牢牢掌握终端资源直接关系到专卖体制取消后,行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根本性问题。关系的牢固与否,关键看能否形成利益整体,强化依存度。当前我们主要是通过行政许可和调控货源供应二个手段来强化客户对我们的依存度,客户“被动性”因素太强,往往容易形成逆反。笔者认为,借助终端建设,将RFID应用推广到终端,既可以引导客户进入整个现代营销网络,强化其对我们的依存度,又可以达到通过终端数据加强对生产、销售环节的规范监督力度的双重目的。
四、RFID具体应用的措施
(一)国家局层面
1.统筹规划,加强领导。RFID的全面应用,既是技术的更新,又是涉及整个烟草行业从工业、商业再到终端管理模式的改变,将形成全新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因此,如此庞大系统的应用与改革,必须在国家局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RFID的应用,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工商协调,步调一致,标准统一。
2.标准设定,软件开发。RFID的应用关键涉及应用软件开发、标准统一两个核心部分。特别是电子标签的众多技术参数的标准设定,直接关系到从工业到商业,再到终端三个层面无缝链接问题。只有标准统一,才能通过数据终端平台进行统一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