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终端促销广告是商铺推销产品、打开商品销路的常用手段,是将软硬终端有机地结合并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举行各种能全面展现终端最佳成效而通知、提醒、吸引、激励及促使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的一种与消费者面对面进行的推销活动。主要是用各种传播媒体和招贴形式向顾客传递商品的信息以及店铺的优惠,从而吸引顾客,达到最终利润的上升。好的促销广告能让终端促销活动具有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娱乐性、公益性及感染力,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有价值。那么,怎样做才能让终端促销广告能够吸引顾客进店呢?
一、促销广告要有人情味
在现实生活中,“人情味”是指人们通常具有的感情或人之常情。“人情味”是促销广告感性传达的重要武器。促销广告有了情感的介入,就能够打动人、感动人,使人们在情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广告。广告的“人情味”是建立在消费者与广告主之间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促销广告要想以情动人,就必须注重情感设计,寻求最能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触发点,加强广告的感染力,促使消费者在动情之中接受广告,激发购买欲望。
每年的母亲节,各大小商店里都会贴满了问候妈妈的促销广告。许多商店门口,也贴满了大家对妈妈的祝福。“祝母亲节日快乐”、“献给母亲节的礼物”等促销广告语让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别样的温情。而在我所居住的小城里,有一家内衣店在母亲节前夕,在门口打出了一则促销广告:“母亲为我们操劳一生,给母亲买一身舒适、贴身的内衣吧,让母亲感受到你的孝心!”促销广告一经贴出,立即引起了顾客的共鸣。一时间,内衣店人潮涌动,整个店铺氤氲着浓浓的人情味。
人都是有感情的,在促销广告中,我们在适当的时候植入适合的情感,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从而达到让消费者在情感的共鸣中接收广告所传递的信息,没有一点强迫性的输入,这也是促销广告的一个至高境界。
二、促销广告要货真价实
每到节假日,商家的营销大战就会进入“白热化”状态,其中终端促销更是商家们的“战略要地”,几乎没有一个商家不在做终端促销。但是,目前店家的促销方式却几乎大同小异,打折、降价、返现、送礼、赠券……种种促销手段花样翻新,让人应接不暇。
但是,事实证明,多数促销活动并没有真正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要么通过虚标价格,再打折,赚取消费者更多的利润,要么让消费者买了一堆不必要的东西,整体成本一点儿没减少。对于这些,很难再引起日渐理性的消费者的兴趣,因为很多商家的促销活动都是自己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并且商品鱼龙混杂,没有诚意。这样的终端促销,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
商家在促销商品时,应首先立足于商品的质量,确保商品的质量至上,真正做到货真价实,不能以次充好,更不能假借促销活动把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卖给顾客。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会让消费者恨之入骨,也是经商者的“大敌”,足以让店铺信誉扫地。而价格的真实、公道,则是决定经商者顾客盈门还是门可罗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做促销广告时,涉及到商品的部分一定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能虚假地夸大商品的性能。其次,要做好服务,要为广大顾客着想,真正做到周到服务、热情服务。同时,还需做好售后服务,真正做到以“诚”为本,以“诚”促销。如此,才能取信于广大消费者,才能让新老主顾经常惠顾,商家的生意才气越做越红火。
三、促销广告要具有互动性。
促销广告必须互动性强,才能激发顾客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尽可能造大声势,传播店铺的良好形象,做到热而不乱,实而不华,使顾客感受到真正的实惠与购买信心。
互动能带给顾客愉悦,它符合现代人在快节奏压力下寻求心理轻松和平衡的精神追求。当消费者心情愉悦的时候,就更容易接受暗示,并在广告的诱导下采取行动。促销广告要迎合和满足人的这种互动心理,力求在互动状态中接受促销广告。
县城某超市,在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贴出了“猜商品重量、猜中有奖”促销广告。广告很简单,就一句话:耽误您一分钟,进店猜猜商品重量,猜中送您商品。超市老板设计了一个与顾客互动的猜商品重量的比赛活动,把水果或糖块、蔬菜、肉类等分别放在盘子里,凡进店的顾客,3-5人为一组,让顾客猜商品重量。谁猜的重量最接近即为胜者,获得所猜重量之商品。这则促销广告让顾客情绪高涨,纷纷进店猜重量。一时间,超市里顾客如云,销量大增。
与顾客的互动能增强其趣味性,淡化了促销广告的直接功利,克服消费者对广告的逆反与戒备心理,以一种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地吸引消费大众对促销广告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热情,创造一种欢快的心境,从而造成一种自然传播的默契, 使消费者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广告的推销。
结语:
促销年年有,手段各不同。广大零售户朋友在制定促销广告时,一定要根据顾客的心理需求和习惯爱好,随时有针对性地调整促销策略,让消费者感受到“心随意动”的快感。要扑下身子研究市场动态,研究顾客需求,人性化地和消费者“谈恋爱”、搞互动,将终端促销尽量做到极致,达到“顾客得实惠、店铺增效益”的目的,真正使促销广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