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临街的一个小小铺面,经营面积只有区区40多平米,超市的名字很接地气——“百姓超市”。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却支撑着一个女人的梦想,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超市主人的名字叫单丽娟,今年42岁,因为小时候一次发烧打针扎到了某根神经,她落下了终身残疾,自此开始了命运多舛的坎坷人生。虽然身体残疾了,但她身残志坚,不向残酷的命运低头,不断地向命运发起挑战,多次自力更生创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通过开超市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她走过的人生轨迹。
一次意外,她落下终身残疾
1973年,单丽娟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父母都是电业局的普通工人,家境还算不错。当她仅仅10个月大的时候,命运就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次她发高烧,医生给她打退烧针,可能是碰到了神经,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当别的孩子已经能走能跑时,她却不行,只能靠爬,或是攀附着小板凳一点点挪动。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她一次次被抬上手术台,这样的场景充斥着她儿时的记忆。到10岁时,她已大大小小动过9次手术。为了给她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积蓄,还债台高筑,然而手术的唯一成效就是让她能依靠拐杖勉强走路了。
刚能拄着拐走路的单丽娟,看到别的小孩子每天挎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眼里流露出万分的渴望。一天,她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也想去上学!我也想读书学习!”看着女儿一脸渴求的目光,父亲单维礼点头答应了。但城里学校多是楼房,考虑到她行动不便,父亲决定把她送到乡下和奶奶一起生活。第二天,父亲带着她来到乡下小学报了名,并把她的弟弟也转到乡下小学,好照顾姐姐。单丽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每天起早就拄着拐杖来到学校,认真读书和学习。她的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但单丽娟也有小小的遗憾和失落——每次上体育课,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跳绳,她却只能静静地呆在一边,心里就很失落。体育老师看到了,对她说:“那你就计分吧。”劳动课上,大家都摘棉花啊、收菜啊,老师让她称重量。碰上下雨天,老师还派同学来家里接她上学。那段在乡下上学的日子,因为有了好心的老师和同学,单丽娟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和快乐。但单丽娟性情倔强,能自己干的决不接受帮忙,她坚持自己拄拐去上学,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还学会了煮饭和炒菜。就这样,单丽娟在乡下小学度过了快乐的四年。由于村里学校没有五年级,四年级毕业后,单丽娟转学回到了县城小学。1981年,单丽娟读完了初中,并顺利通过了高中的入学考试。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好,一番挣扎、几度思虑后,单丽娟终于狠下心放弃继续求学。
自谋出路,艰苦创业
退学后,单丽娟在家待了一年,正愁不知道该干点啥时,县里待业青年统一招工考试开始了,她兴致勃勃报了名。考试成绩出来了:全县第二,电业局第一。一家人都高兴坏了。能谋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单丽娟也就心满意足了。可不久在就业安置名单上却怎么也找不到单丽娟的名字。“怎么能这样啊?就因为我残疾吗?当时特别难受,白天昏昏沉沉,晚上一宿一宿睡不着。”单丽娟咬着牙落泪了,她第一次面对着自己的双腿无声地哭了。
然而,就业上的挫折不但没能绊倒她,相反倒激起了她的斗志:没有工厂要我,我就自谋出路,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思索再三,单丽娟决定学门手艺谋生,有一技在手,以后的生活还是不成问题的。鉴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单丽娟决定学习修表。那个年代,闹钟、手表还是个稀罕物,但会修的人不多,修表师傅也很受人尊敬。就这样,单丽娟进了县二轻开发公司,跟着师傅开始学习修理钟表。由于单丽娟非常刻苦,别人得学三年出徒,她学了一年就精通了各种钟表的修理技术,连师傅都夸她是修表行当里的奇才。出徒后,单丽娟租了个门市部开了一家修表铺。然而,修表这看似平常的活计,对行动不便的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对单丽娟来说,最难的是上厕所,由于她修表技术好,待人又真诚,来修表的客人就特别多,她不好意思让人家等,就一天一天不喝水,要不就一直憋着。结果导致后来膀胱发炎、高烧不退,单丽娟足足吃了半年的药才好。医生说,再这样下去,就是尿毒症,父母都被吓坏了。父母要她不要再修表了,回家来他们能养得起她。单丽娟却说,你们能养我一时,能养我一辈子吗?没有了事业,我以后靠什么生活?性格倔强的单丽娟说什么也不肯关了修表铺,回家靠父母养活自己。
爱情如期而至事业迎来转机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悄然出现在单丽娟的生活中,解决了单丽娟所面临的困难,给了她依靠和勇气。这个人就是庞新云,是她修表档的同门师兄,也是后来伴她一生的爱人。庞新云是个聋哑人,在和师傅学艺时就喜欢上了心地善良的小师妹,但一直没有敢表白,因为他家里很穷,他怕单丽娟拒绝他。当他得知单丽娟住院时,他带着营养品去医院探望单丽娟。在医院里,庞新云向单丽娟表白了自己的爱意。单丽娟其实在学修表时也对庞新云有好感,但她觉得自己残疾程度比较重,怕庞新云嫌弃就没敢袒露心意。如今,师兄庞新云主动上门求爱,她便羞涩地同意了。1993年,20岁的单丽娟与22岁的庞新云在租来的小屋里举行了婚礼。自此,两个同病相怜的命运被紧紧连在了一起。租来的房子特别旧,下雨时屋顶渗的都是水。一张床、65元钱买的二手沙发、一个旧柜子,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日子虽苦,但两个人都在努力创造幸福。
1996年,随着手机的普及,戴表的人越来越少,单丽娟的修表行日渐衰落,门庭冷落。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修表生意的惨淡让家里的经济骤然紧张起来。那几天,单丽娟都在考虑着转行的事情,但是干什么好呢?一天,单丽娟偶然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打字部的报道,她的眼前突然一亮,何不开家打字社呢?她和丈夫一合计,拿出多年的积蓄,又向双方父母亲戚借了一些钱,买回了套铅字字盘,转行开了打字社。第一个活是打三字经的宣传单,倒是没多少字,但技术不熟,两人整整打了一晚上。后来,单丽娟勤学苦练打字技术,终于生意一点点好起来。1999年,随着铅字打印被淘汰,单丽娟又花四万元买了套原子印章机器,后来又弄了台丝网印名片机。正好赶上国家政策要求使用正规发票,刻印章方面的活,就是一笔很大的业务。单丽娟单枪匹马拄着拐杖就“杀”进了县国税局负责人的办公室。国税局的人很支持残疾人创业,便把刻章的活儿都包给了她们。货源充足了,单丽娟忙坏了,和丈夫黑夜白天连轴转,还雇了人手。
转行开超市,再上新台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现代化的打字复印社开始兴起,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单丽娟的打字社越来越失去了竞争力。树挪死,人挪活。此时的单丽娟又想到了转行。经过走访和调研,单丽娟觉得开超市特别适合她和丈夫来干。开超市既不需要多高的文化,又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她和丈夫年纪越来越大,都折腾不起了,而开超市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可以开上一辈子,不用再转行了。
单丽娟和丈夫说了自己的想法,丈夫也非常同意。说干就干。她们低价变卖了打字社的设备,对店铺进行了重新布置和装修,办证、进货、铺货。不久,单丽娟的“百姓超市”就开门营业了。一开始,超市的生意并不好,每天的销售额都不是很大。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单丽娟终于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很快便使生意开始变样。
第一、诚信经营,热情待客。单丽娟认为,要想店里生意好,取得顾客的信任最重要。而要取得顾客的信任,诚信经营是最基本的原则,一定要做到店内商品保质保量,决不让假冒伪劣商品流进店里。店内的一切商品,都要明码标价,做到童叟无欺。除了诚信经营外,热情待客也很重要。只要有顾客步入超市,就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微笑相迎,询问顾客需要采购什么,及时帮顾客找到他所需商品,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采购意见。顾客购完商品结账完毕后,一定要诚心地说声“欢迎下次再来”。如果店内没有顾客,可以送出店外,并告别道谢!
第二、展示店铺文化、树立店铺形象。在超市有了一定影响的同时,单丽娟决定展示店铺文化、树立店铺形象。首先,她对店铺做了一番装饰,在超市里悬挂“中国结”和“羊”的饰物,并在店里摆放绿植和花草,再者注重超市内卫生,商品摆放整齐,灯光明亮。让顾客进到店里有一缕清新温馨的舒适之感。其次,她每天保持衣着整洁干净,面带微笑迎客;另外她还花时间研究各种新品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准确熟练地向顾客推荐;同时经营买卖过程中动作干净利索,顾客付款出现几角几元零头的时,经常大大方地舍弃,这些都给顾客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很快,她的这些做法经过顾客之间你传我,我传她,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了单丽娟的生意做得好做得活,更多地奔她的小店而来,生意一下便开始红火起来。
第三、卷烟经营,重中之重。单丽娟清楚地知道,卷烟经营在超市经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卷烟经营带来的利润是超市所有其他商品利润的一半或一半以上,因此作为零售户一定要重视卷烟经营。为了做好卷烟销售,单丽娟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店内所有品牌卷烟都是正品,杜绝非正规渠道卷烟进店。在日常卷烟订货中,单丽娟始终坚持店内所有的卷烟都从烟草公司订货进购,保证店内经销的卷烟都是正品,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对非正规渠道的卷烟一律谢绝,价格再便宜也不进购,从不回收个人手中的卷烟品种。二是店内卷烟品种齐全多样。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顾客的吸烟口味都是不一样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喜欢吸食“黄鹤楼”,有的喜欢吸“泰山”……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和消费水平,所以店里尽量多经营一些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卷烟,给顾客更多的选择余地,也一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