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每一位零售商户都有一段独特的创业历程,每一段创业历程都是一段回味悠长的辛酸故事。今年49岁的赵雪芝,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的一名普通的零售商户。我与她相识是在网上的“零售人之家”,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日前,我对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采访。
赵雪芝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也颇具一些传奇的色彩。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个知疼知热的老公,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赵雪芝原先在县供销社做营业员,后来供销社改制解体她下岗了。从供销社下岗后,她开始时很是迷惘了一段日子,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后来她参加了社区举办的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班后,又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努力进行再就业。赵雪芝手工编织过“中国结”,开过鲜花花店,最后又做起了零售超市。赵雪芝的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从当初的仅有十几平米的小食杂店,发展壮大到如今两百多平米的中型超市。回顾这些年走过来的路,赵雪芝感慨良多: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业又失志。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分享赵雪芝艰辛的创业故事吧。
下岗后她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
赵雪芝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的一个贫困的工人之家。高中毕业后,19岁的赵雪芝接父亲的班成了供销社的一名普通营业员。赵雪芝非常喜爱自己的工作,干起工作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供销系统的劳模和优秀工作者。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供销系统慢慢变得不景气起来了,苟延残喘了数年之后,赵雪芝所工作的供销社终于倒闭改制了。就这样,年仅35岁的赵雪芝下岗了,待业家中。下岗之初的那些日子,赵雪芝一时显得无所适从,从早到晚把自己关在家里,心情烦躁不安,经常无端地发脾气,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自己能干写什么。直到有一天,一向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女儿拿着一份糟糕的成绩单站在她面前时,赵雪芝才猛然醒悟: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影响到了家人的情绪和女儿的学习,再也不能这样怨天尤人了,而应该走出去积极寻找新的工作岗位,重新塑造崭新的自我。赵雪芝在心里对自己说:“人活着就要有志气,要有自信,‘岗’已经丢了,再把‘志’丢了,那就真的‘一无所有’了。”正好社区服务中心举办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班,赵雪芝毅然报名参加了。
那时,全国各地刚刚开始流行手工编织的“大红中国结”,一直喜欢手工制作的赵雪芝心头一动,决定学习编织“中国结”。培训班结束后,她跑遍县城的各大书店,买来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有关编织“中国结”的书籍,在家里自己钻研。她按着书上的方法一遍遍地编,一遍遍地拆,编了拆,拆了编,手上都磨出了茧。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根红红的红线绳,在她手中能变出几十个花样,一些亲朋好友看到她编织的“中国结”,都直夸好看,并说如果卖的话一定有很多人抢着买。可是,如何让产品走进市场换来钱呢?看着家里挂着的上百个“中国结”,赵雪芝开始犯愁了。赵雪芝说,那时电脑网络还没有普及,如果是现在可以把产品挂在网上,有人看到了就会购买。但那时候不行,如果卖就只能站在大街上摆地摊。1998年12月一个寒风刺骨的早上,赵雪芝拿着自己精心编织的“中国结”,站在过街天桥上向行人兜售。
第一次,她在天桥上沾了一下午,只卖出去三四个,还把她冻感冒了。丈夫劝她放弃,她执着地说“不,绝不!”赵雪芝依然每天坚持到街上去卖“中国结”,慢慢地,买的人就多了起来,人们都说她编织的“中国结”漂亮,买一个挂在家里很喜庆。她之前编织的那些“中国结”全都卖了出去。那一段时间,赵雪芝在晚上编织“中国结”,然后再白天再拿出去卖,一个月下来,净挣600多元。后来,南极小商品市场的一家手工艺品商店,主动找上门来全部接收她的“中国结”,但是要求她“独家供应”,不能再向别的手工艺品商店销售。赵雪芝当然求之不得,双方签订了供应协议。没想到,赵雪芝的“中国结”很受市民的认可和欢迎,没几天,店主就打来电话,要求提高供货数量。赵雪芝不分昼夜地编织,按质按量完成。由于产品质量好,赵雪芝的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她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最多时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
谈起那一段经历,赵雪芝颇为感慨地说:“下岗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自强自立,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摆脱了下岗困扰、创出一番新天地的赵雪芝,时刻不忘处于困境中的下岗女工,当一些下岗女工慕名找到她想学习编织中国结时,赵雪芝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编织技艺传授给她们。
转行开花店,她在百花丛中笑
渐渐地,随着新的手工艺品的出现,“中国结”在市场上出现了滞销的局面。那家手工艺品商店与赵雪芝解除了供应合同。条条大路通罗马。赵雪芝决定转行做其他行业。经过一番市场调查,赵雪芝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开花店上。赵雪芝说,之所以选择开花店,一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插花弄草,再就是她认准了开花店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会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而且,当时小城没有几家鲜花店,竞争不是太大,提前介入就能占据鲜花市场先机,也许就能赚到大钱。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残酷。赵雪芝用这几年编织“中国结”挣的钱租了店面,又亲自联系了几家花卉基地组织花源。可是由于没有鲜花经营经验,对插花这类专业知识也一知半解,了解有限。花店开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经营很是惨淡,有时候店里一天都没人进来买花,高价进来的鲜花在店中枯萎腐烂。开店仅仅两个月,赵雪芝就赔了两万多元。不懂就去学!于是,赵雪芝趁着店里空闲时间多,就经常冒充顾客到别人家的花店里偷学技术。有时候站在旁边看别人插花,一看就是半天,回来之后她就先拿家里的干花开练。渐渐地,赵雪芝就学会了插花技术,花店的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县城里的一些餐馆、浴池和企业开业或庆典时,都去她的花店购买鲜花布置会场等。
一年后,赵雪芝的花店迎来了春天。由于赵雪芝不断拓展长期合作客户,花店每月有了比较固定的收入。时间久了,花店的知名度也逐渐大了起来,散客户数量也逐渐多了起来。赵雪芝开花店成功,总结起来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诚信,二是创新。说到诚信,赵雪芝的诚信观比较朴素,最大的诚信就是保证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开花店也是服务行业,这两条尤其重要,客户认可你,你才有生存的可能。”
开超市,她在零售之海扬帆远航
随着小城花店越开越多,赵雪芝的花店生意也日渐衰落,经营越来越举步维艰。赵雪芝再次萌生了转行的年头。可是转行干什么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赵雪芝想,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人都离不开吃喝拉撒睡,开超市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可谓是个只赚不赔的行业,不仅入行门槛比较低,而且风险比较小。于是,赵雪芝就在家小区附近租了一个店面,开起了一家零售小超市。赵雪芝下岗前就在供销社做营业员,有着丰富的营销经验。她深知,要想超市生意兴隆,诚信经营是关键。
因此,在开办超市之初,赵雪芝就制定了超市的经营方针:以信誉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赵雪芝说到做到,在日常零售经营中,她始终坚持诚信为本,顾客就是亲人,信誉就是生命。赵雪芝与工商局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在店内建立了严格的商品检验及销售台帐制度,对所有商品的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包括索证索票,了解供应商资质及信誉情况等,自己亲自验货、收货,每货必查,每查必清,决不允许一件问题商品流入店中。同时,赵雪芝还将店内所有商品的信息,如商品的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汇录入进销售台帐,使每件商品都有据可查,从根本上避免了过期劣质商品的流入。
在日常的零售经营中,赵雪芝积极贯彻店内商品“明码标价、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让利于消费者,受益于消费者。赵雪芝在经营中不仅做到了“讲诚信、讲道德、懂礼貌”,始终注意维护良好的店铺形象,还时刻树立“德为先、诚为本、一点一滴铸就诚信”的服务理念。以诚信、求实、创新、进取的经营方式,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保证消费者放心购物。在十余年的经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多起顾客将手机、钱物等贵重物品遗失,被赵雪芝拾到后归还给失主的好人好事,受到顾客的表扬,体现了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赵雪芝以质量求生存,价廉创优势,以诚实待客,热心服务,按时纳税,遵纪守法的做法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被当地群众誉为信得过的零售商户。她的经营规模也不断壮大,由原来十几平方米的小食杂店壮大为为两百多平方米的中型超市,商品经营的种类也由原来的烟酒副食等十几类商品,增加到烟酒副食、生鲜肉类等二百多个种类,经营方式由原来单一的零售发展为批零兼营。
致富思源,她帮贫扶困热心公益事业
创业如歌,爱心如虹。这些年,赵雪芝通过勤奋的努力,家里的日子逐渐富裕起来。富裕起来的赵雪芝,怀有一颗扶危济困和热爱公益的心。赵雪芝一直在经营中发扬“致富思源,帮贫扶困,共同富裕,回馈社会”的思想,她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下岗职工和失学的孩子们。在汶川、玉树、普洱地震时,赵雪芝都慷慨解囊,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她还想希望工程捐款救助失学儿童。从2010年3月起,每人每年拿出600元资助乡下一农村小学的两名贫困学生,并在天气转冷时按时给他们寄去棉衣棉帽棉鞋等。虽然资助金额不大,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截至目前,赵雪芝已累计向社会捐款6 万多元,此外,她还坚持守法经营、乐于奉献,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坚持照章纳税,近年来她向国家上缴各种税费18多万元,做到了致富不忘国家,富了不忘人民,富不忘回馈社会。天道酬劳,在事业迈向辉煌的同时,赵雪芝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尊敬,她多次被市、县妇联评为巾帼创业带头人、创业标兵、创业明星等。
结语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可能是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