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自2017年4月江西省南昌市烟草专卖局提出建设诚信互助小组的工作以来,青云谱区局积极组织网格人员开展此项工作,在工作中大家秉承不断摸索、严谨思考,遇到困难、努力解决的思路开展诚信互组小组的建设工作,现将此项工作开展到如今的情况的一些个人建议和看法谈一谈。
青云谱区局目前成立网格32个,其中迎宾网格20个,梅湖网格12个;加入诚信互组小组的卷烟零售户为481人,占全区卷烟零售户968户中的49.69%,其中迎宾网格诚信互助小组成员289人,占网格内卷烟零售户514户中的56.22%;梅湖网格诚信互助小组成员192人,占网格内卷烟零售户454户中的56.22%。
诚信互组小组工作开展到如今虽然获得了不少成绩,如小组成员守法意识普遍增强,省产卷烟价格稳步提升,客户服务消费者的水平、金圣卷烟品牌推荐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不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地面会议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地面会议的召开是诚信互助小组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但是有些小组成员的经常以店内无人坐店,或者家中有其他的事无法按时到场,使得地面会议很难顺利召开。
二、客户积分的获得和使用不能够激起客户的热情。虽说通过积分可以使得组长、副组长、监督员得到很大的利润,但是对于小组的其他成员激励不大,这些组员往往都是诚信守法的经营小户(其中不乏有些老人),对于卷烟销售在技巧和认识上单一,且卷烟销售仅占到他们日常消费的小部分,纵使我们网格人员一再的强调积分的好处如何,但始终无法真正的激起他们的热情。
三、小组成员和一般卷烟零售户差别不大。在前期推广诚信互助小组工作的时候,网格人员一再强调加入小组后要遵守何等义务并享有何等权利,但到目前为止小组成员义务遵守的多,当初所说的权利如卷烟投放的倾斜并没有按照原来说的那样做。(不少的卷烟依然是按档位投放)
四、小组群的建设使得客户信息交流广,专卖人员在市场查处遇到了巨大难题。由于在前期建立诚信互助小组时,同时也建立了小组微信群,而在后期专卖人员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市场检查过程中,经常是检查完第一家,整条街或周边的区域都接到了消息,使得专卖检查的难度增加。
对以上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一、加强对诚信互组小组成员与非小组成员的差异化对待。每个进入诚信互助小组的成员不单单停留在口头上说进入小组有多好,而是真正的从多个维度进行小组的整体的区分。比如标价签,现有的标价签都是统一的印有烟草标识的空白标签,这对于小组之间的区别和小组成员与非小组成员的区别并没有拉开,如果我们给客户的标签上按照优秀小组、达标小组、普通小组进行颜色区分,这会对于加入小组的成员会有莫大的激励,并且还可以在标签上统一加盖“XXX诚信互组小组”的字样,这样更能把小组与小组之间区分开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比学赶超的意识。小组成员卷烟分配也没有拉开,在现阶段我们虽然在卷烟分配上做到了有所倾斜,但是对于整体的卷烟尤其是紧俏卷烟的分配还是以档位进行投放,在原有的小组成立初期,加入小组的成员大多以守法经营的小户为主,这些人在档位上都较低,所以按照档位分配上来说这些小组客户得不到利润,这也使得在召开小组会议时不少客户都对前来开会提不起兴趣,有时甚至需要关掉店门来参加小组地面会议。我们可以在货源投放上做到尽量倾斜,有了货源的支持大家对加入小组的热情会更高,而且长此以往还会对小组存在有自豪感,小组的工作就可以更好的开展。
二、加大积分使用的推广和灵活运用。现阶段积分在给与组长和监督员的利润保障上基本显现,大家做好小组工作的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小组成员则不然,他们平日对于积分的认识少,有些更不会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全体的网格人员教会他们如何去赚取积分,如何使用积分,当大家看到了积分带来的利润后,大家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日常事务中来,给诚信互助小组的工作带来良性的循环。
三、加强网格人员的服务意识。现阶段网格人员尤其是专卖人员在与客户小组成员打交道的时间多了,对于原有的工作方式要有所改变,除了日常查处的时候要动用更多的时间花在法律法规的宣传上、客户许可证的后期维护中在服务中体现网格专卖人员的价值。
四、灵活运用稀缺货源的分配。在不久前市局为奖励优秀诚信互助小组的成员,投放了不少稀缺货源但是这些货源在小组中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而且就算得到了也并不能销售掉或卖个好价钱,所以有不少的小组自发要求将这些稀缺卷烟集中投放给几个有销售能力的客户,并由这些客户将销售出的利润按照小组成员在小组内的贡献度进行分配,这对于所有的小组成员都是极大的促动,不仅不需要积压资金,还可以直接可以获得利润,原来在没有加入诚信互助小组之前是从来没有的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诚信互组小组的工作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将此项工作做好,以自己的智慧发现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以完美的答卷回馈给市局和广大卷烟零售户。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