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安全是企业平稳发展的基石,也是确保百谈不厌的话题。近年来,行业内外发生了诸多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财、物损失,给发生事故的企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作为低危行业的商业企业,安全管理一样不可小觑。笔者结合地市级商业企业实际,就安全管理谈几点认识。
一、地市级商业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应该说,安全风险对商业企业而言是低危的,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概率比较低,因此,这也是大多商业企业实现平稳发展的先决条件,但同时一般性的事故或较大事故还是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偏位,有些单位领导依旧抱着安全管理由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负责,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负责的片面思想,导致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其他分管领导主体责任不明、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同时,有些单位也依然抱着老旧观念,片面的认为安全管理就是简单的查、改,因此,安排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基层县级局出于人手紧张的考虑,安全管理人员安排表现的更为突出,这就导致了人员安排的欠缺容易导致安全管理的缺位,这本身就一个隐患。
二是风险点较多,比如卷烟仓库,尽管现在大多数卷烟仓储条件较好,但由于滞销烟长期滞存导致的卷烟霉变事件较为普遍;车辆运行易受驾驶员情绪、天气、道路通行条件等影响,因此,道路交通安全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行业内车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还有,近来日益受到重视的网络安全事故,也为生产经营、办公作业或资金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三是操作技能缺乏,虽然大多数单位建立了较为齐备的消防系统,比如火灾探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水喷淋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超音速干粉灭火系统等等,但实际上懂原理、会操作的人比较少,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急处置的能力缺乏突出问题就暴露出来,一旦发生火情往往可能延误时机。
二、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安全管理现状和管理弊病,各地市级商业企业要对照查找,扬长避短,齐抓共管,切实提升保障企业的平稳健康和谐发展的安全管理能力与水平。
一是要转变安全管理思想认识。安全大于天,时刻绷紧安全管理这个弦。各单位越是强调抓生产、抓经营、抓效益就越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转变领导班子思想认识,切实做好主要领导和其他分管领导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制度要求灌输到每个领导,使得每个领导学深悟透“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等三个必须的内在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管安全、抓安全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另一方面,要转变其他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切实转变安全管理责任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的片面认识,正确认清安全监管部门与其他责任部门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责任,使得其他部门尤其是部门领导正确认识、认清到“我部门的安全我负责、我部门的安全我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好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二是要强化安全管理队伍素质。隐患险于明火,时刻需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各单位要切实抓好安全管理队伍素质建设,提高安全管理人员识别隐患、排除隐患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抓好专兼职安全管理员的素质建设,采取专题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分批选送一些综合素质较强的安全管理员到参加行业举办的各类专项安全管理培训,切实提高安全管理员的专项业务技能,比如消防系统操作,应急预案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维护等等;同时,积极鼓励符合报考国家的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认证资格考试的安全管理员参加资格认证考试,抓好现有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激励与培养,充分发挥此类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抓好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素养,广大干部职工是自身岗位工作的第一安全员,采取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安全管理电教片、实地参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方式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依据岗位需求识别隐患、自我防护、排除隐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自救和助救的水平,营造全员抓安全、全员能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抓好安全管理规定动作。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富有成效活动要求的各项规定动作。一方面,注重舆论宣传,制作专栏、悬挂条幅,利用橱窗、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等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突出做好对《中央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新《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切实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另一方面,要抓好重点工作,建立安全管理责任清单,明确工作任务、措施和时限,突出抓好卷烟仓库、车辆、网络、食品、消防、宾馆酒店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检查和设备设施评估检测工作,健全隐患排查整改立案销号制度,做到安全隐患闭环管理,确保做到安全隐患整改率100%的目标要求。
四是要创新思路破解疑难杂症。推陈出新、创新发展,破解安全管理障碍,提升安全管理效果。一方面,要在管理思路上实现创新,继续争取各单位(党委)党组支持,积极推进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目标责任清单,明确和细化各单位、各职能部门的活动任务和质量要求,切实调动基层单位、职能部门主动抓安全管安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在管理措施上实现创新,因地制宜、因事施策,针对单位现存的各项疑难杂症,条分缕析,逐项研究,抓住问题障碍的关键节点集体研究、集智聚力,充分利用法律、政策和制度以及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结合管理实际制定出个性化的推进措施,重要项目还可邀请业务专家、技术人员组织评审,确保措施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高破解问题的效果。比如,有的单位老办公楼消防通道过少,这就需要邀请消防部门、施工单位一并研究增加消防出口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达到当前的消防疏散管理要求。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