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川渝中烟有限责任公司网站报道 高个子,瘦身材,目字脸,挺鼻梁,黑框镜,鸭舌帽,以及脸上坦诚的笑容。这幅素描画的是“弹簧锅”蒲斌。
蒲斌是川渝中烟四川烟草工业公司成都分厂企管办督导管理员,“弹簧锅”是他的QQ昵称,也是他参与公益活动的惯用名。几次电联,记者终于见到他。“我经常上夜班,白天喜欢打球,有时还要做点公益方面的事,所以不凑巧。”他解释道。
近年来,“弹簧锅”以匿名方式资助社会贫困人员,在成都公益界小有名气。
“弹簧锅”与受助老人蒋婆婆的故事
2013年“弹簧锅”开始出名。这年,他组织关爱蒋婆婆的活动达数十次。
蒋婆婆年近八旬,租住在成都市成华区一拆迁工地旁的平房内,老伴80多岁,女儿痴呆瘫痪,大小便失禁46年,还有个上中学的外孙。蒋婆婆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靠捡废品维持生活,每天顶多能卖5元钱。
2013年5月,蒲斌从新闻媒体上得知蒋婆婆的事情,帮助蒋婆婆的想法油然而生,第二天他便想办法找到蒋婆婆。
尽管心里有准备,但走进蒋婆婆家,他还是不禁吃了一惊。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里,住着祖孙三代四个人,许多生活用品都是捡来的,电灯是家中唯一的电器。因为缺钱,全家人四个月只吃了三顿肉,洗衣粉只给外孙洗校服,蒋婆婆自己从来不用。
“看起好造孽哟!”蒲斌家境不错,从小没吃过苦,看到蒋婆婆家的贫困现状,心里难受,深受触动。当天一回家,他就将蒋婆婆的情况挂在几个公益QQ群上,希望大家献爱心,伸援手。
倡议很快得到响应,QQ群里的志愿者纷纷捐来大米、食用油、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
两天后,蒲斌将这些东西送到蒋婆婆家,解她燃眉之急。
此后,他经常在QQ群里组织活动,自己每月去蒋婆婆家几次,每次都带上自己和网友捐赠的财物,肥皂、毛巾、牙膏,洗衣机、电视机、轮椅,几乎包括所有的生活必需品。
在资助蒋婆婆的活动中,有两次蒲斌印象很深。
一次是改装电路。那天,蒲斌带上妻子、女儿和分厂的电工同事,为蒋婆婆家更换漏电的电线、开关插座,安装电视卫星接收器,走进家门,就甩开膀子干起来。
蒲斌和同事忙着拆除旧电线,换上群友捐赠的新电线、开关插座,安装挂衣架、电视接收器。妻子和女儿递工具、电线和水,忙前跑后,也没闲着。
那天天气特别闷热,屋里像口蒸锅,蒲斌和同事大汗淋漓,身上几乎没一处干的。“汗水一直流,像洗桑拿。”蒲斌说。
忙活两个多小时,新电线和接收器终于安装完毕,电视能接收几十个频道。
“太谢谢你们了!”看到清晰的电视画面,蒋婆婆反复说着同一句话,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做公益,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蒲斌说,哪怕受助人给我一个微笑,我都特别满足、特别高兴。
还有一次是拜年。今年春节前,蒲斌在QQ群里倡议,去给蒋婆婆拜年。本来报名的只有10来个,没想到当天竟去了50多人,许多人还带着小孩,有几个小孩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蒋婆婆。
蒋婆婆喜极而泣,一个劲地说,他们都是“大好人”。
在大家帮助下,蒋婆婆家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吃穿不用再愁,外孙在公益组织干点零活,还可以领工资补贴家用。尽管如此,蒲斌仍对蒋婆婆十分关心和牵挂,经常为她组织关爱活动,今年又有几十次。
“弹簧锅”与公益志愿者冯小燕的故事
除了蒋婆婆,还有一个人让“弹簧哥”很牵挂。这个人叫冯小燕。
冯小燕身患重病,也是一名公益志愿者,曾被评为“成都力量”年度人物。
冯小燕三十来岁,一个人生活在成都,母亲去世多年,父亲有了新的家庭。患病后,她花光了所有积蓄,身边的亲戚和朋友对她唯恐避之不久。为了治病,她在建设路租了间房,靠卖花支付医疗费。
为帮助冯小燕,蒲斌经常发动QQ群里的朋友到她那里买花,自己和家人也隔三差五到冯小燕花店,帮忙做点杂事,顺便买几盆花。
蒲斌家里,阳台、窗台、书桌上都摆着各式各样的花,有米兰、茉莉、红掌、粉掌等好多个品种。这些花都是从冯小燕那里买的,他还买了些花送给亲朋好友。蒲斌说,他们家原来不养花,只在阳台种了两窝菜。自从认识冯小燕,家里的花从无到有,并逐渐多起来。
“冯小燕很自立,也很好强,我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蒲斌说。
如今,冯小燕依然在与病魔作斗争,蒲斌也在持续不断地给她帮助和支持。
蒲斌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如果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像冯小燕这种在困境中抗争的人,就会更有更有希望了。
“弹簧锅”与他对公益事业的认识
听说记者要采访,蒲斌纠结了很久。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想出名。因为自参加公益活动以来,受助者没有一个知道他的真名,就连公益QQ群里的绝大多数好友都只知道他叫“弹簧锅”。二是认为不值得宣传。他说,做公益只是利用空余时间和闲置物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已并没有付出多少。
不过,蒲斌再三思量后最终接受了采访,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公益,理解公益,参与公益。
“做公益并不是多伟大的事。”采访过程中,蒲斌反复这样说,他的意思是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做。在他看来,公益是一种生活习惯,公益无处不在。公交车上让个座,给陌生人一个微笑,帮同事做点事,搀扶老人过马路,都可以叫做公益。
所以,做公益没有特定的人和方式,只要不求回报,用心做事,就会得到真正的愉悦。
蒲斌还说,做公益首先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安排好家里的生活。如果连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好,公益也很可能做不好,做不长。
因此,蒲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对待家庭细致入微。
他妻子不在成都上班,周末才回家,平时的家务,都是蒲斌一肩挑,毫无怨言。结婚18年来,夫妻俩从没吵过嘴,红过脸。在妻子眼中,蒲斌是当之无愧的“五好丈夫”。
几年来,在家人支持下,蒲斌把更多精力投到公益活动中,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特别让他欣慰的是,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同事和朋友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一起传递爱,传递正能量。
“我会坚持下去。”蒲斌说,他将继续做一个快乐的匿名公益志愿者。
蒲斌公益活动资料卡片
三四年前,蒲斌抱着怀疑的心态接触公益,谁知投身进去就一发不可收,一直坚持到现在,而且已在几个公益组织小有名气。
几年来,怀着对公益事业的热情,蒲斌先后组织或参与了“为流浪人群送冬衣”、“送爱南充”、“衣旧暖心”、“芦山抗震救灾后方工作”、“爱集市”、“鲁甸地震救灾后方工作”等公益活动,把收集到的物品和现金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数千人因此受益。
因为热爱公益,蒲斌的业余生活丰富而紧凑,义卖、走访、收衣服,有时真的忙不过来。几年中,他收集旧衣服六七千件,为了分类整理这些衣物,妻子和女儿也常常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