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正安消息 时常看见一个奔忙于烟田间苍老的背影,那曾经坚挺有力的身躯已被岁月的车轮碾压得不再挺拔,时间已无情的在那黝黑的脸上划下了深深地印痕。每天清晨顶着晨露出发,夜幕下披着月光而归,不知疲倦的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为烟草事业的发展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他就是正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谢坝烟叶工作站的一名生产技术员雷永超同志。
他已是五十出头的人,但他在工作中一肩多职。自从工作站成为“贵州中烟·贵烟品牌”的单元基地以来,单元站的工作任务多且繁重。谢坝生产收购组涉及6个行政村、31个自然组、200多户烟农、4000亩烟叶生产面积的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烟区,他承担了2个村100户烟农的生产技术指导,10000多平方米育苗工场技术负责人,站中心点的物资保管。
他每天6点过就起床,育苗季节7点钟准时到达育苗工场,查看苗床后开始他一天的行程。在田间耐心指导烟农,认真做好示范,有时他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手把手的教会烟农,直到培训烟农学会才得以离开,在烟农家中耐心讲解生产技术,倾听烟农的想法。就这样年复一年走过20几个春秋。
那是今年三月中旬的下午,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气温还持续在8℃左右,晚上8点过钟下队才回家,浑身都湿透了,还没有来得及回寝室换衣服,只听见有人在喊:“雷师傅快点来给我们发肥料哟,我们那里有点远咯”。
刚走上楼梯的他立马转身下楼,一边下楼还一边给烟农说:“对不起了,不知道你们来领物资,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久了!”当他来到仓库,烟农们看到他全身湿透了,“雷师傅,你还是先把衣服换了吧!不然怕感冒了”。
“算了,我身体应该能够低得住,还是先把物资发给你们,你们那里的公路本身就不好,天上又在下雨,你们早一点回去家里也放心点”。
这时又有烟农问他“雷师傅你还没有吃饭吧?你去吃了来嘛!”
他说,“先装车”。
烟农们见拗不过他,只好开始抓紧装车,一边装车一边说:“现在烟草部门的服务态度这么好,你说不种烟你种啥!出去打工不找钱不说,还要看老板的脸色。”
“是啊,谁说不是呢!”
这一装车就直到晚上9点过钟雷师傅才得以休息和吃饭。听到这些来自烟农们内心的话语,不禁让我们想起,前些年烟农对烟草部门的一些成见。正是雷师傅这样的烟草员工,用行动感化烟农,用心与心的交流化解曾经的成见,才营造今天和谐烟草发展的格局。
2012年9月的一天下午,刚才收购完烟叶下班,正在吃完晚饭,突然接到烟农打来电话,“我的烤房设备好像有点问题,想麻烦您上来给我看一看。”烟农谢相强打来电话,狼吞虎咽把碗头的饭几口就吃完,顾不得工作了一天的疲劳,骑上摩托车前往金塘坪散叶烘烤点,恰好我正在收购点检查安全工作,我看天色已晚,我就给他作伴,一起去烤房点。
谢相强见了我们,满脸露出笑容,“雷师,你们来了,”没来得及答话,雷师傅就冲向烤房边,通过仔细的检查,“你的烤房设备好像有点故障,风机的转速好像不正常,赶快找工具,把电源断掉,重新换一个暂时没有用的”。
雷师傅与烟农爬上烤房检修门,轮流在40度的烤房换风机的电机,通过半个小时努力机器重新换上,设备才开始正常的运转,雷师傅身上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了,满脸的灰,就像一个挖煤的工人一样。“雷师傅,你今天不来呀,我这炕烟可能就要报废,万把元就要泡汤”烟农谢相强感慨道,一边擦身脸上的灰一边说,“我怎么会不来,这是我们的责任,你们损失不起呀,一烘烟叶万把块,一年的纯收入就在这炕把烟上”,简单清洗就与给烟农攀谈开来。散叶烘烤技术,收购眼光如何,一聊就是1个多小时,回到收购点上是晚上十点过。
我问他,“老雷呀,你这样累不累,就像一头老黄牛”。
“我们是烟草人,我们的行业不一样,老百姓比我们更辛苦。”
他确实像一头牛,这样执着,坚守,在烟草基层一线还有很多数不胜数的老黄牛,正因如此正安散叶烘烤,大棚育苗技术,散叶收购,合作社建设,基地单元建设才得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