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4月6日,一大早49岁的四川凉山州德昌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麻栗烟点烟技员张在林,骑着摩托车来到麻栗乡民主村标准化集中育苗点,他一边与正在剪叶的育苗户邱明勇打招呼,一边习惯性地在育苗棚门前脚踩石灰坑、手洗消毒液,用毛巾檫手后走入一个个育苗棚,详细地查看烟苗的长势、认真的检查育苗池的水深、仔细地观察、记录苗棚内棚温、盘温、水温情况。
张在林亲自示范,指导烟农开箱提埂
张在林认真检查育苗池的水深
张在林指导育苗户剪叶炼苗
仔细观察、记录育苗棚内棚温、盘温、水温是张在林每天的必修课
走出育苗棚,张在林和育苗户邱明勇攀谈起来:“老邱,这批苗子很快就要发给烟农移栽了,今年你的育苗任务也要光荣结束了。但在管理上还是马虎不得哦。麻栗这个地方早晚温差大,早上和晚上气温有点低,要做好保温工作,风大时要把苗棚门关上,中午天气热了,要注意给苗棚通风,千万别把苗子烧坏了。水的深度也要掌握好,水少了要适当添加一些”。邱明勇笑着说:“老张师,这些技术措施几年来你都叮嘱上百遍了,我早就烂熟于心了,只要有你在这里做技术指导,我放一百个心,这么好的苗子,完全符合你们烟草公司培育合格、健壮烟苗的标准,不用说,今年从我的苗棚里拿出去栽的烤烟肯定又是大丰收”。
麻栗乡民主村育苗点有标准化育苗中棚50个,育苗6400盘,为该村80户村民提供移栽烟苗面积900亩。育苗品种为“云烟85”、“云烟87”。今年,民主村的烟苗在张在林的精心指导管护下,依然长势健壮,大小均匀一致,达到了壮苗移栽的标准。目前,育苗户正在进行第三次剪叶操作。据张在林介绍,该批烟苗预计4月10日后开始下田移栽。
从邱明勇的育苗棚出来,张在林又赶到民主村1社作技术指导。这几天,烟农们正在忙着给烟地起垄、提埂,准备大田移栽。看见张在林,烟农们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有说有笑,不仅谈技术上的事,也拉拉家常,通过这几年的相处,他和当地的烟农彼此之间太熟悉了。走到种烟大户胡正荣的烟地边,看见胡正荣一家雇了几个人帮忙,正在忙着起垄、提埂,张在林走到地头,拿起锄头也跟着干起来,边干边给大家从起垄的高度、宽度标准方面作讲解示范。胡正荣去年承包48亩土地种烟。据胡正荣说,这是他平生当烟农以来第一次种这么多烟,烟叶种植合同倒是签下了,但心也跟着悬了起来。种这么多烟关键是技术要得当,如果种不好,一家人的生计咋办?带着这些疑问,胡正荣找到张在林求助。张在林拉着胡正荣的手说:“兄弟,只要你相信我,技术方面的事包在我身上,你只管大胆的干”。这句话就是强心针。在张在林的鼓励下,胡正荣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从堆肥、预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移栽、田管、成熟采收、烘烤、分级扎把,一系列烟叶生产环节,胡正荣都按照张在林的建议,落实标准化种植要求,大力使用机械操作,有效做好各项生产实用技术。张在林除了做好其他烟农的指导工作外,都要蹲守在胡正荣的烟田里、烤房里。发生病虫害了,张在林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和胡正荣一起查看病情、对症下药;天降大雨了,张在林焦躁不安,和胡正荣冒雨踏着泥浆,仔细查看烟田防涝情况;烟叶出炕了,担心分级人员疏忽大意影响纯度,张在林一直守着分级扎把,直到金灿灿的烟叶预检合格,开具售烟通知单,张在林才松了一口气。当年胡正荣的48亩烟田长势清秀喜人,收益明显,售烟11150.5公斤,收入17.2万元,亩收入达3581元。丰收的喜悦让胡正荣一家笑得合不拢嘴,对张在林的指导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张在林,会东县嘎吉人,现从事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已20余年。2005年由全州烟草系统一招考烟技员,进入烟草行业,被分配到德昌县烟草公司一干就是8年。多年来一直负责麻栗乡民主村10个社81户烟农的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张在林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给人的感觉就是普通、平凡、憨厚,时常一口地道的会东口音。但张在林有执著的信念,他说:“作为一名基层烟草员工,平时我做的是服务老百姓的工作,虽然自己微不足道,但我代表了烟草公司的形象,做人、做事要凭着良心,不能给公司抹黑”。这些年来张在林总是不辞劳苦的为烟农服务,深受烟农们的喜爱和好评。
据凉山烟草的一位干部说:近年来,烤烟生产已成为凉山州域经济财政增收垮不得,企业增效少不得,烟农致富离不得的一大支柱产业。烟草产业直接牵涉到烟农的利益问题。想烟农所想,忧烟农所忧一直是基层烟技员队伍的工作责任。烟技员不仅是烟叶生产的组织员,烟叶收购的管理员,指导培训的教练员,技术服务的辅导员,物资供应的后勤员,还要争当帮助烟农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活雷锋”。
在我们烟技员队伍中像张在林这样的同志还很多……他们都在服务烟叶生产工作的一线,默默的、兢兢业业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烟草产业的蓬勃发展,辛勤耕耘,贡献力量。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