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他叫张大炳,烟农和同事们都亲切喊他:“大炳子”师傅,他在这里敞开心扉,向大家袒露“大炳子”的大山情怀。
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多年来,他兢兢业业的从事本职工作,默默无闻工作在基层一线,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四季轮回中,真真切切的记忆里就是苍苍茫茫的九路寨大山中一株株金光灿烂的烟叶,一张张烟农朴实的笑脸。
九路寨村,距湖北保康百峰烟站百里之遥,可以说是山中之山。这里山清水秀,是将要开发的旅游胜地;这里生态良好,是烟叶生产的适宜地区。
但是,这里山高路远,是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地区;是人们不愿扎根久住的地方。
2010年春,他走进九路寨村,任烟叶生产技术员,一驻就是四年。四年里,烟叶产量从18万斤上升到28万斤,烟农收益由130万元增加到330万元;四年里,他和这里的干部烟农结下了深厚情谊,也和这方山水结下了不懈之缘;四年里,他安下了心、扎下了根,认定了在这里干;四年里,他用三个字来诠释自己的工作和体验。
完成任务体现一个“苦”字,有苦不叫苦
九路寨地域辽阔,90多户烟农户分散在沟壑山岭中,大多数路还是泥巴路,完成任务的劳动强度真叫大,遇到紧急任务,艰难劳累的情形,至今难忘。
2011年12月28日下午,为了完善农户的农药补贴核实手续,确保政策及时兑付,当时他在距村60里之遥的简槽收购组,骑着摩托车赶往九路寨,由于路滑,在距九路寨村委会不远处,车子失控,人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左手手腕扎在石头上,疼痛难忍,一会儿就肿起来了。天已黑色,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打电话请老乡的摩托车,送他到各组找烟农签字盖章、核实数据,四个组签字盖章完毕,已经是深夜4点,老乡用摩托车把他送到白水河是清晨6点,正赶上从白水河发往县城的班车赶回百峰烟站。肿的棒头粗的手腕,在百峰卫生院拍片诊断为粉碎性骨折。
去年6月5日,为整理农机档案,完成拍照和核实任务返回烟站的途中,突遇暴雨,把路面搞成了一层淤泥,从九路寨骑车下来是步履维艰,每隔十几米就要用木棍清理一下前面的泥巴,整的他浑身全是泥巴,走了6个多小时,晚上10点多才回到简槽收购组。
像这样的风雨路途在九路寨是常见的。晴天的泥巴路骑车时尘土飞扬,雨天的泥淋让人行走艰难;冬季气温寒冷、山峰呼啸;下雪时,更是一步三滑。工作艰苦,说实话,他也感到了苦和累,但是看看这些朴实的烟农们,看看这些和他父辈一样的山民们,他更多感觉到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他就是地地道道的百峰人,感谢领导照顾在家门口工作,他更有责任把工作做好,大炳,早已融入家乡大山的怀抱,
技术指导做到一个“实”字,求实更务实
他到九路寨后,带着诚挚的感情去做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个习惯,以前开不起来的现场会开起来了,以前组织不起来的技术培训组织起来了,以前抓不起来的生产规范抓起来了。九路寨村4年前的上等烟比例是28%,2013年达到了64%,均价达到了12.37元,远远超过全县的平均水平。
在这几年里,每个生产技术环节的指导,首先是从村或组召开现场培训指导会,然后再登门指导,做到嘴勤、腿勤、手勤。前几年,市场产量有需求,产业正在恢复性发展阶段,他爬坡越岩,走家串户,宣传优惠政策,落实面积,指导配方施肥和科学投入,保证了烟叶产量和质量。生产季节,在烟站和收购组里,是很少看见他的,他大部分时间实在走村串户下烟田进烤房中度过的。
高寒山区的漂浮育苗,始终是一个考验。在育苗季节,面临着低温寒流、暴雪风卷的考验。全村,10个育苗大棚,他指导大棚户主一丝不苟地操作,在育苗管理的关键季节,日夜和大棚户主一起工作在现场,每年都经住了雪灾、风灾、低温寒流的危害可考验,保证了壮苗按时下大田。在九路寨的育苗管理季节,一下雪,就担心棚被压塌;一刮风,就担心棚出走;一降温,就担心苗子出问题,每年的这个季节,也是他长时间不回家看看的季节。
7月份,为完成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任务,他一头扎进村里,冒酷暑、迎风雨、签协议、发通知,督进度;走边远、入田间、严标准、拍照片;加夜班、对数据、整档案。对一些缺乏人手的农户,他亲自下田帮组抢进度,连续半个月没有回收购组,完成了不适用烟叶处理的软件和硬件任务,为今年上等烟比例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
围绕亮点示范,坚持对各个生产环节做到一天一督导,两天一检查,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技术到位率。通过看书学习,总结经验,用毒饵法有效控制了地下害虫的危害;大力推广烟田施用农家肥、有机肥,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结构,减少了花叶病,马铃薯Y病的发生;大力宣传优化结构和不适用烟处理的好处,打开了工作局面;采用现场培训,登门指导、电话指导、包炉示范四种措施,减少了烤坏烟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烘烤质量。
实际上,他作的技术指导、日常工作都是平平常常的,也是实实在在的,也是自己切切实实该做的。如果问他最大的特色是什么,那就是他把该做的都在做了,做实了。
工作之中透出一个“乐”字,心乐情亦乐
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转到哪儿黑就到哪儿歇,是近几年下乡的主要食宿方式。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和村民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小就比较艰苦苦,从不不挑剔茶饭,从不挑剔环境。不管是贫困户还是富裕户,都去宣传政策,都去解决烟叶生产技术难题,都去与农户们拉家常,都去与烟农交朋友。烟农的烟叶长得好、烤得好,买的好,他们高兴,他心情也舒畅。这是一种乐趣。每当收购结束后,看到烟农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进步,更感到高兴与自豪,因为这是付出的收获。烟农平常过生日,有红白喜事,他也去凑热闹;与事时,总是动动手、帮帮忙。闲暇之余,看看这里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倍感亲切与清新;体验这里风土人情,淳朴民风,更觉人间真情与善意。
新的一年,控产提质,优化结构是新的工作目标,不管有多大难度,都要把面积规模控下来;不管有多大阻力,都要把劣杂品种控下来;不管有多苦多累,都要把不适用烟叶处理抓起来,把质量提起来。
今后,他将一如既往的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绩回报企业的关爱,将用自己的忠诚和勤劳与烟草结一世情缘。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