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在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你经常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中等身材永远透着一股英气,黑边的眼睛遮不住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眸,微卷的短发,儒雅而又干练,他就是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的“大师”徐凤仓。大家称呼他为“大师”是源于他获得的6σ黑带“大师”称号,但更多的是因为大家对他那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和丰硕可喜的工作成果的敬佩。
勤学多思,刻苦钻研成“大师”
万木凋而山不坠,百川竭而海长平。人生虽短,但不应该是匆匆过客,而应该是:奋斗的激情如六月的烈火,前进的脚步若江涛海浪,遇山开山,遇水截水!自从1993年进入卷烟厂以来,徐凤仓在工作中勤学多思,刻苦钻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泰山”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徐凤仓是车间首屈一指的质量“技术流”专家,自学了十余本质量管理与分析控制的专业著作,精通多种先进的质量理论,许多人看来如同天书的质量分析工具在他手中如臂使指,运用自如。在青岛卷烟厂全面推广6σ管理体系后,被选为厂部六西格玛测评系统前期模型建立及后期运行调试组成员。他还作为山东中烟代表在2009年全国六西格玛大会上演讲,参与青岛卷烟厂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先进企业评审并通过。正是凭借着扎实的业务能力,在2008年至今,徐凤仓先后成功主持了制丝车间《设备管理系统管理考核子系统》、《制丝车间设备管理考核、费用分析管理子系统》及《信息系统生产质量管理模块》的开发,完善了制丝车间管理体系,推动了车间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结硕果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的道路上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徐凤仓认为一名企业技术员工,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新技术,重视技术创新,才能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他以QC小组活动及6σ管理为途径,针对车间的难点问题,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艰苦攻关,取得了累累硕果。
徐凤仓的创新成果来自于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埋头苦干,一次一次实践和不断学习的积累。近年来,徐凤仓先后主持完成了《缩短烟丝生产周期》六西格玛项目,《提高糖香料成品均匀度》QC项目,《提高梗丝出丝率》六西格玛项目等等,他主持的六西格玛项目自2008年至今连续4年获得中国质量协会优秀六西格玛项目,并且多次获得青岛卷烟厂及省工业公司QC成果发布一、二等奖,他所在的QC小组多次获得国家、省、市优秀QC小组称号和质量信得过班组,而他个人也晋升为六西格玛黑带“大师”。2012年徐凤仓被青岛卷烟厂授予“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十周年先进工作者”称号。现在,徐“大师”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延续着他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
精益求精,勇克难题显身手
徐凤仓常怀忧企之心,恪守兴企之责,为提高“泰山”的质量,积极参与制丝工艺研究,围绕生产工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为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升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技术实力和独到的判断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
徐凤仓不遗余力提高制丝生产精细化水平。凭借扎实的业务素质,配合信息处相关人员对制丝车间整个SPC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形成当前的新的制丝车间SPC系统,目前制丝车间新SPC系统进入运行状态,实现了生产过程指标的精细化控制。徐凤仓还积极与技改、工艺处、高工办、设备动力处及设备厂家等多方配合,完成了泰山精品线及真空回潮线的带料验收。他深入设备调试的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勇于探索,不断优化工艺参数,提出多项改进措施为泰山精品线高档品牌转线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当前企业为突破“泰山”发展的瓶颈,正在进行产研联合,徐凤仓更是勇挑重担,负责车间产研联合的工作,为“泰山”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人师表,经验共享促后进
作为制丝车间受聘工程师及青岛卷烟厂企业兼职教师,徐凤仓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侧重于工艺质量管理,QC、6σ方面编写教材2万余字。2008年至今,针对工艺管理或六西格玛方面的培训达几十次,累计学时100多小时。同时徐凤仓无私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制成电子教案提供给希望学习参考的同事,当同事们攻关遇到难题时,他也从不藏私,充分显现了黑带“大师”的风采。
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只有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徐凤仓常常告诫车间的年轻人:“活到老学到老,十几年前的我连电脑怎么开机我都不会,但现在我却可以教给你们这些与微机一起‘长大’的年轻人一些电脑知识,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大师”的话,朴实而又深入内心;“大师”的足迹,鼓舞并引领着车间每一个年轻人前进。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