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在全国烟草行业第八次企业文化建设现场会暨政研会秘书长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李克明对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上烟集团是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局长、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施超。
记者:施总,您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烟草行业的排头兵,上烟集团近年来是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
施超:根据国家局领导对上海烟草提出的“企业文化建设要领先一步”的重要指示,近年来,我们深入践行“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围绕姜成康局长提出的“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引领”的要求,坚持“品牌化塑造,体系化建设”思路,着力打造“和搏一流”文化、以“中华”为核心的“1+3”卷烟品牌文化、“海烟”服务文化三大品牌,突出抓好企业文化、服务品牌、学习型组织三大体系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一,坚持传承融合创新,积极推进文化落地。“和搏一流”企业精神,是老一代上海烟草人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提炼形成的,是凝聚员工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确保“和搏一流”精神代代相传,我们确立了“传承在青年、落地到班组、服务进万家”的工作路径,推进“文化落地、制度落地”,促进文化理念进班子、进岗位、进制度、进流程。文化的魅力在于个性。针对京津沪三地工商企业不同的特点,我们确立了“核心共享、多元建设、整体融合、尊重个性”的母子文化建设原则。工商企业和机关分别以“品质和质量”、“服务和诚信”、“责任和效率”为重点,着力塑造品质、服务、责任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亮点。为推动集团文化创新发展,我们一方面注重优化完善文化体系,确保企业文化与发展要求相匹配,另一方面注重文化载体建设,在中国烟草博物馆、“中华”品牌文化展示馆、企业形象展示馆和老干部活动中心、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的基础上,积极建设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形成“三馆三中心”的文化场所,让员工共同分享集团发展成果。
第二,坚持将文化注入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把文化注入品牌,就是给品牌铸魂。根据国家局有关加强品牌文化建设的要求,我们以“做中国人自己最好的卷烟”为使命,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为宗旨,不断强化以“中华”品牌为核心的“1+3”品牌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诚信、共赢、负责任,尽心创造增值服务。我们以打造与“中华”品牌一样闪耀的服务品牌、创造同“熊猫”品牌一样的增值服务为目标,深入开展“海烟”服务品牌建设,树立起了诚信、共赢、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满足员工发展需求。我们始终强调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着力创造人文和谐的文化环境,使企业成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施展才华的大舞台。2012年是我们的“素质提升年”。我们启动了全员轮训计划,在工商企业中努力培育员工“职业自觉、现场主动”和“宁可流泪流汗,不留遗憾”的职业精神,并将集团发展要求和员工个人成长诉求紧密结合起来。推行竞争选拔机制,培育劳模先进文化,建立关爱机制……一系列的措施,都有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记者:经过多年持续推进,上烟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施超:在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注重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有机结合,注重行业文化和集团文化的有效衔接,在文化的内涵上植入创新元素,在文化的载体上体现创新意识,形成了具有上海烟草特色的文化成果。
构建了文化建设三大体系:以“和搏一流”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架构体系,以“服务创造价值”为核心的“海烟”服务金字塔文化体系,以提升学习力和创新力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体系。
搭建了文化建设三大平台:一是确立每年11月26日为集团文化活动日;二是打造集团“文化在线”网站,展现集团文化和各单位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三是用好“一报一网一刊”传播体系,把《上海烟业报》、《上海烟业》杂志和企业内部网作为宣传展示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
建立了文化建设三支骨干队伍:积极发挥文化建设委员会的领导决策作用、文化内训师的培训宣传作用和文化学组的参谋研究作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步步深入。
形成了文化建设三个评价机制:通过实施企业文化评价,准确把握整体现状,明确提升发展空间;通过内部员工满意度评价,促进集团各项机制的持续改进;通过服务“五度”评价,确保“海烟”服务不断向纵深推进。
记者:回顾总结上烟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哪些体会?
施超:我认为,建立“三级建设”模式,是推进企业文化深化落地的重要基础。为确保文化建设持之以恒地繁荣发展,我们建立了“三级建设”运作模式:在集团层面,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在文化的总体规划与推进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基层单位层面,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围绕母子文化建设要求,深入推进企业文化的亮点打造;在车间(部门)层面,着重抓好文化实践和特色培育。通过三个层面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上下联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运作模式;母子文化建设既相互支撑,又体现独特个性;各级领导既是组织者又当引领人,从组织领导上保障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
采取“三个结合”方法,是助推企业文化知行合一的有效手段。为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我们注重“三个结合”:一是定性管理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坚持以量化指标验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绩效。二是文化落地与素质提升相结合。2012年,我们开展了文化宣贯季、文化实践季、文化提升季、文化成果季“四个主题季”活动,让员工在参与中陶冶思想情操,提升自身素养。三是面上推进和特色打造相结合。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思考、系统规划、系统实施,注重抓好典型培育和亮点打造,不断为集团文化增添新的色彩,注入新的活力。
实施“文化引领”策略,是增强企业文化渗透力的基本保证。我们注重文化的传承、融合和创新,坚持以文化力提升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以无形资产让有形资产增值。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我们始终弘扬“和搏一流”精神,坚持“发展、改革、规范”主线不动摇,不断突破工作中的瓶颈和矛盾;我们将企业文化渗透到营销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专卖管理、班组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着力推进文化管理;我们坚持以典型人物、典型事迹集聚企业的“正能量”,激励员工为推动集团持续健康发展倾注热情、奉献智慧。
记者:当前,上烟集团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上烟集团将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施超:我们将根据国家局的统一部署,结合“235”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在推进“1+3”品牌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以“做中国人自己最好的卷烟”为使命,不断深化品牌内涵,凝练品牌之“魂”,强化品牌之“本”,丰满品牌之“形”。二是在深化“海烟”服务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以“打造海烟服务,创造百年品牌”为目标,培育与众不同的服务亮点,确保客户和消费者双满意。三是在学习型组织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以提升学习力和创新力为目标,探索富有上海烟草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新模式,实现企业与员工双发展。四是在加强系统化文化载体建设上下功夫。充分挖掘“三馆三中心”的功能作用,拓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努力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将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各兄弟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不断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好企业的“精神家园”,努力为“卷烟上水平”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