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网报道 在“十二五”期间,烟草行业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了累累硕果,现将其中的亮点做一简要回望。
1、浙江中烟发挥科技对品牌的支撑作用
浙江中烟技术研发人员在评鉴烟叶样品质量特性,判断其品质表现与产品配方的符合性。
“十二五”期间,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群”品牌境内批发销量从107万箱增至270万箱,批发市值从417亿元增至1100亿元,产品进入全国所有县(市、区)域市场。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对品牌发展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
浙江中烟坚持“盯牢消费抓研发、盯牢市场抓技改、盯牢变化抓创新、盯牢长远抓人才”。产品研发采用新配方、新工艺、新包装,在产品结构上坚持“只往上走、不往下走”,在营销策略上坚持“平和、润物无声”,在市场布局上坚决“走出去”。技术中心实施硕博结合梯次配置、职工成长通道建设、首席专家制及“虚拟机构”建设等,促进中青年高层次人才不断成长成熟。2006年以来,浙江中烟累计获得专利授权605件,取得省部级重要科技成果23项、科学技术奖励成果14项。
2、云南中烟健全机制打通人才成长通道
云南中烟科研人员在梳理优化工艺流程,以深入挖掘工艺管理潜能,精准维护产品质量。
围绕“市场导向、价值驱动”核心,遵循“开放、协同、众创”理念,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技术资源高效聚合、人力资源深度融合”为发展目标,打造专业化培训、分层级成长、全员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不断成长和创新价值持续提升。
云南中烟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打造“结构合理、持续优化”的人才梯队;推进梯次化职业通道建设,打通管理、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开放式科技人才数据库,构筑科技人才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项目课题制方式促进人才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流动。技术中心在人才通道设计、岗位聘任管理、人才评价机制、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云南中烟各层次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得到了有效发挥。2015年,企业新增全国劳模1人、行业科技领军人才1人、高级调香师3人;新品开发持续发力,在线产品品质稳定,科技成果产出显著。
3、河南中烟“1451”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机台工作人员在按标准要求严格自检,确保产品质量。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支撑中原突破”总方向,聚焦“打造行业知名品牌”总目标,构建了“1451”创新工作体系:成立河南中烟科技委员会,有效整合内外部科技管理资源;构建生产制造技术应用与保障、质量监督改进、科技信息与标准化、科技人才培养4个支撑体系;打造香精香料、原料、再造烟叶、降焦减害和包装材料5个技术研究应用平台;建立非法人实体化技术中心,在充分授权基础上,发挥技术中心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河南中烟科技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科研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重大专项研究的深入推进以及关键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管理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4、安徽省局(公司)群众性创新活动全面覆盖
安徽省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风暴QC小组在研究件烟输送防碰撞预警保护装置部件。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实施科技项目研究和群众性创新双轮驱动战略:通过科技项目实施,聚集技术骨干,聚焦关键问题,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通过群众性创新,营造创新氛围,带动全员创新,推进企业全面成长。
围绕企业的战略方针和现场存在的问题,安徽省局(公司)着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员工创造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QC小组活动注重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强化培训,锻炼骨干;强化选题,过程管控;强化交流,推广应用。“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局(公司)共注册QC小组2287个,发表成果1664个。截至目前,全系统拥有QC诊断师183人,QC活动普及率、活动率、成果率分别为31.2%、95.1%、86.5%,实现了各单位、各业务领域全面覆盖。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