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组的武石邦回来种烟了!”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马在马庄村引发波澜,村里人七嘴八舌议论开来。这个说,石邦看不上种烟这活儿,想着出去干大事哩,转了七八年又转回来。那个说,七八年过去了,石邦又回来种烟,看来外边的世界不好混,还是在家种烟最稳当。
大家口中的武石邦,今年40岁,家住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横涧乡马庄村。那天见到他,两口子俩人正在烟田里中耕除草。年轻的武石邦给人的印象是干练、精明。
问起时隔七八年后为啥又返乡种烟,武石邦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还是在妻子的鼓励下,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武石邦说,七八年前,他是个年轻的老烟农,每年种烟一二十亩,收入总在七八万上下,手里总是觉着很宽裕,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2012年,子女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照顾子女,只好丢下种烟的活计,一家人租房住在城里,一边打工,一边照看孩子。
武石邦说,原来想着,只要手脚勤快,在哪都能挣到钱,可是七八年下来,情况不是这样。由于自己没有技术特长,有的只是一把力气,只能靠卖苦力挣钱。这几年,主要在矿山上干洞子活。说起来,在矿山上干,遇到好活,一天能挣三四百块,听起来很高,但实际上,一来这样的好活不是天天有,正常情况每天也就二三百块,一月下来说破天也就七八千块。一年最多干五六个月的活,撑死了能挣三四万块钱,除去一年开支,手里总是紧巴巴的。二来在井下干活,空气不好,对人身体伤害大不说,关键是太危险,不能长干。说起这几年在外闯荡的经历,武石邦一脸的无奈。
去年,孩子可以住校了。在谋划今后打算时,妻子说,两个孩子眨眼功夫就要上高中,上大学了,指望在矿山上干活挣那点钱,除去开支不落啥,到时候孩子上学,手里没积蓄可不行,这得想想办法,找个挣钱的门路。
“这些年烟叶价格上涨了,种烟效益不错。听说咱们村的李邦牛这几年种烟,每年收入总在十五六万,要不咱们也回去种烟吧?”武石邦试探着说。
“可中!我这两天也想着这事呢。我听说咱们村好多人这两年种烟都发了,在城里买了房,有的还买了小轿车。咱们家里有地,有炕房,加上咱有种烟经验和技术,种烟肯定能中!”妻子的语气很坚定。
当他把返乡种烟的想法告诉照村收购点负责人马建方时,老马意识到,这是培养种烟接续队伍,稳定和壮大种烟力量的好机会,当即表示支持,说,没问题,我给你解决合同的事,你们只管种吧。合同问题解决了,武石邦没有了后顾之忧。
夫妻同心,黄土成金。小两口想到了一块儿,干活的劲头倍增。去年冬天前,夫妻俩对第二年准备种烟的地块进行了深翻、耙磨。今年开春,武石邦早早做好了栽前各项准备,施肥、起垄、定穴、盖膜、移栽,各项农事在烟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如今武石邦家的20亩烟叶苗齐苗匀,生长旺盛、健壮。
武石邦望着眼前的烟田,脸上显得有点激动,高兴地说,七八年没有种烟了,新技术、新方法知道的不多,以后要向烟站技术人员请教,把烟叶种好。谈起今后的打算,武石邦说,今年算学学手吧,等技术熟练了,逐步增加面积,扩大规模,每年种上个四五十亩,趁着现在年轻,好好干,先给两个孩子攒足上学的钱,然后,再干几年,到城里买套房子,再买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