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新村建设项目中,民建村新建的文体广场。
为帮助当地贫困户实现脱贫,毕节市局(公司)引导民建村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产业。
2019年,在毕节市局(公司)的支持下,民建村流转了220亩土地开展烟叶种植。图为民建村烟田。
民建村即将投入使用的宽阔大道。
2012年嫁到民建村的陈桂亲眼目睹了这个山村的成长与蜕变。
民建村是贵州省毕节市众多山村中的一个,属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管辖。这曾是一个极为贫困的村庄——356户169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曾有162户786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6.5%。
过去,这里无路、无电、无水、无产业,是个人人都想“逃离”的地方;如今,路修到了家门口,电通到了每一户人家,户户都有了饮用小水窖,烤烟、养殖等一个个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于是,村民活动广场上有了打篮球的年轻人的身影,正在修建的8米宽的大道上涌来了自愿参与劳动的村民,孩子们的上学路上有了更多笑声……
“我也曾想过离开,但哪里能有自家好呢?现在,村里处处充满了希望,我们有责任将希望变成现实。”陈桂说。
是谁带来了希望?是谁“导演”着这些变化?
党建引领 助力脱贫
在距离民建村80公里左右的毕节市同心路旁,民建村的对口帮扶单位——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就坐落于此。
陈桂口中的“希望”就源于毕节市局(公司)的帮扶。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将毕节市局(公司)和民建村联结在了一起,烟草行业肩负着社会责任,跨越高山峡谷,将脱贫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民建村的土地上。
连绵的乌蒙山成就了毕节秀丽的风光,却也阻隔了毕节与外界的联系、制约着毕节的经济发展。“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当地人对毕节自然环境的描述。这里山高水险、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能种植烟叶或其他农作物的少量土地也极为贫瘠。
依托烟叶种植实现持续发展的毕节市局(公司),一直以来都将扶贫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党中央发出精准扶贫号召之后,毕节市局(公司)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全员参与、全域规划、全流程管控、全产业链延伸的“四全”工作机制和党建、扶贫“双推进”的帮扶制度,严格落实党员“1+1”“1+N”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
2019年,毕节市局(公司)从全市系统优秀党员中选派13名驻村第一书记、18名驻村干部、14名全脱产驻村帮扶人员,到31个帮扶村开展工作。
毕节市局(公司)与民建村的“缘分”始于2011年。那一年,毕节市局(公司)按照毕节市委市政府要求,参与帮扶锅圈岩乡。
毕节市局(公司)党群工作科主任科员彭成志作为第一批下乡帮扶工作人员,对当地的贫困情况记忆犹新:“整个乡政府大院,车没几辆。镇上连个像样的餐馆都没有,更别提其他产业的发展了。乡政府驻地尚且如此,民建村的情况可想而知。”2012年,彭成志正式到民建村驻村帮扶。“全村没有几栋像样的房子,几个村组之间连路都没有,都是靠走路去各组走访。”彭成志说。
8年来,毕节市局(公司)为锅圈岩乡共投入帮扶资金4360.73万元,目前已建成3个烟草新村,整治2000亩土地,实现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的“六到农家”目标。2019年,锅圈岩乡种植烟叶6295亩,同比增加2059亩。
8年多来,毕节市局(公司)为民建村投入资金接近500万元,为当地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投入200万元开展烟草新村建设;帮助民建村修建16公里通组路,安装100余盏路灯;扩建党员活动中心240平方米;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出资修建了1个村民文体广场和篮球场,建起了阅览室,购置了农作物栽植、家禽饲养类书籍240多本;建成了村卫生室,保证村民24小时病有所医;争取了水源改善项目,总投资164.62万元,解决了全村的饮水问题;落实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每年为全村162户贫困户提供优质马铃薯原种20吨;落实烤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余万元建设10座烤房,为烟农烤烟提供便利。
此外,毕节市局(公司)在民建村开展了一系列党建扶贫活动:连续两年各捐赠1万元为贫困户解决医保兜底部分费用;向贫困党员捐赠了7600元资金;连续3年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并创立关爱基金。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民建村村农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毕节市局(公司)将持之以恒,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接力帮扶 尽锐出战
在彭宇看来,对口帮扶民建村,不是出点资金、派驻几个驻村干部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尤其是全体党员干部的责任。为此,毕节市局(公司)严格落实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机关处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3户,科级中层干部每人帮扶2户,共与109户贫困户结成对子。
2019年以来,毕节市局(公司)机关领导干部到民建村开展帮扶活动300余人次,为结对贫困户解决了诸多难题。
驻村干部作为毕节市局(公司)派驻的代表,更是全身心扑到脱贫攻坚中,把民建村作为第二个家,全力为村里的老百姓排忧解难。
在锅圈岩乡工作了8年的彭成志对民建村有深深的感情。
“只有真情,才有真心;只有真心,才会真扶;只有真扶,才会务实。多年的驻村帮扶,让我受益匪浅。工作中,我磨练了意志,深化了对农村工作的认识。”谈到驻村帮扶工作,彭成志说,“民建村距锅圈岩乡政府所在地有6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20米,人均耕地0.54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豆类,主要收入是务工。我去的时候,广播电视、移动、宽带网络还未覆盖……”
不断学习和改进驻村的工作方法,树立真抓、实干、务实理念;在工作中团结村两委班子,深入群众,为全村的发展出主意、想点子;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上级安排的日常工作——这是驻村干部的工作日常。
怎样才能打开扶贫工作局面呢?这成了彭成志刚到民建村时反复思考的问题。为了摸透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彭成志扑下身子和群众打成一片,每个月驻村时间都在20天以上。
通过与群众沟通,彭成志慢慢找到了民建村贫困产生的根源。彭成志深知,不解决基础设施问题,产业发展毫无基础可言,老百姓收入不可能提高,脱贫致富更是无从谈起。
根据民建村和锅圈岩乡部分村寨“进村无公路、用电无保障、人畜饮水难、人居环境差、住房破烂危、致富能力弱”的实际,彭成志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先后争取到834.74万元资金用于新建烟水配套工程,受益农户541户、土地8200亩;争取到421.58万元资金修机耕道16.26公里;争取到154.76万元资金新建烤烟育苗大棚1.27万平方米,有9个村受益……
2019年4月1日,彭成志把驻村工作的“接力棒”传给了毕节烟草“80后”员工曹保军。
作为从全市系统员工中遴选出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曹保军深感责任重大。向彭成志讨教了多年的驻村经验之后,曹保军迅速进入状态,与驻村干部符平辉、邓赟一起,组成驻村工作队,继续向民建村脱贫攻坚发起冲锋。
驻村工作队深入乡村角落、田间地头,查看全村基础设施、土壤地质条件和经济作物种植等情况;走村串户,深入贫困户家中,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收支情况和家中疾苦;悉心听取村里老干部、老党员对扶贫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与村干部一道商讨研究脱贫致富的新路;奔走于市县各部门之间,争取扶贫项目和投资,协助解决村里存在的问题。
建强队伍 产业“造血”
2019年9月,在锅圈岩乡党委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开展了民建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就在这次选举中,陈桂被选为村支部书记。随后,她又被选为村主任。1990年出生的陈桂,成为纳雍县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
彭成志在驻村期间就特别注重民建村村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村党支部建设,着力培养年轻人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说实话,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里,培养一支不会走的队伍非常重要。”彭成志说。
陈桂就是彭成志重点培养的年轻人。自从了解到陈桂的家庭和学习情况,彭成志就一直鼓励她继续进修,教她学会使用电脑、学习调解纠纷,并帮助她向党组织靠拢。2015年,陈桂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为村民服务的过程中,陈桂曾经退缩过。由于村里工作压力大、待遇差,她曾选择外出打工。但彭成志没有放弃。最终,陈桂被感动了,重新回到民建村,投入到脱贫攻坚的队伍中。
“彭成志一直劝我从家庭、老乡等角度思考为民服务的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