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烟草推动、烟农参与”管护形式,不断完善管护机制,从“资金、制度、人员”三方面入手,探索出“113+N”管护模式,确保设施“长用常新”。
建立一套制度。全州各种烟县(市)成立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管护办公室,全面负责辖区内基础设施项目管护工作,解决了“谁来管”的问题。
创新一个平台。依托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开发“1+N”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N方(管护办、烟草、合作社、三方企业等)协作配合,彻底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统筹三方经费。为解决“拿啥管”问题,全州各种烟县(市)政府每年从烟叶税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专项管护资金;在规范框架内,烟草部门每年补贴一定的烤季服务费,解决烤房烤季管护问题;合作社从专业化服务费中计提部分资金用于经营项目的管护工作。三方出资确保管护经费充足充实,全面实现项目“有钱管”。
配置“N”个人员。针对N类项目,制定N个不同的管护细则,通过N个具体管护人员,实现项目管护全覆盖。目前,全州从事管护工作人员达1130多人,全面实现“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