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倾情帮扶托起贫困农民致富希望——贵州黔西南州烟草扶贫攻坚纪实

2019年08月14日 来源:在线清谭公众号 作者:
A+ A

  万峰林,沟谷纵横,层峦叠嶂,群峰壁立。在这片偏僻的“老少边穷”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真心真情倾力扶贫,托起了山区贫困农民致富的希望,他们就是贵州省黔西南州烟草人。目前,已实现易地扶贫搬迁436户,1989人,有5个村成功脱贫出列。2018年,793户、35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种烟脱贫,实现种烟收入5628.95万元,亩均产值3252元,户均收入7.1万元,人均收入1.6万元,超全州脱贫贫困线人均收入标准1.24万元。2019年预计烟农户均收入8万元以上。

  “五大优势”破难题

  黔西南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地区,是烟叶生产最适宜区,为贵州第三大产区,也是出了名的“老少边穷”地区。思路决定出路。黔西南烟草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充分发挥烟草行业规模优势、设施优势、需求优势、带动优势和组织优势等“五大优势”,破解扶贫攻坚中的难题,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建设高质量特色烟区、骨干品牌的核心原料区,就是黔西南烟草充分发挥“五大优势”,助力山区农民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举措之一。全州宜烟土地广,风格特征突出,是典型的“清甜香型”烟叶产区、中式卷烟原料的核心烟区。黔西南以发展烤烟产业作为工作抓手,全力推进“烤烟+N”,助力精准脱贫。2018年,全州深入推进兴仁市现代烟草农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积极开展特色烟彰显行动、特色防控行动、基地单元建设行动,组建了13个专业合作社,100亩以上连片种植适度规模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万担乡22个、20万亩,千亩村89个、15.73万亩。工业企业对烟叶结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中部上等烟的需求旺盛,黔西南烤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他们从真正意义上兑现了“烟田是第一生产车间”的生产承诺。在实现烟叶质量由“量”向“质”的转变上,与持续增强在重点名优卷烟品牌配方中不可替代性的过程中,黔西南烟叶在行业中的美誉度、影响力和话语权得以提高,广大烟农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

  站在高起点上,用大手笔开展烟水、烟路、育苗工场、烟用机械等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黔西南烟草充分发挥“五大优势”,助力山区农民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举措之一。截止到2019年,全州累计投入补贴资金14亿元,建成烟水配套工程54个,集群烤房17000栋,机耕道路1000公里,育苗大棚20万平方米,农业机械15500台(套)。修复育苗设施3.16万平方米,采购烤房大门201套,完成生物质烤房、BOT模式生物质烤房及密集烤房常规改造各150座、154座和274座。黔西南烟草争取烟草行业援建水源性工程项目5个,总投资7亿元,其中,烟草援建资金4.47亿元。设计总库容1655.7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770.45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解决贫困山区22.6万人饮水困难,受益基本烟田面积达10.04万亩。项目建设带动山区农民实现务工收入近千万元。

  向高质量发展要效益,更大规模调整结构,也是黔西南烟草充分发挥“五大优势”,助力山区农民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举措之一。为提高基层人员对烟农的指导服务水平,黔西南烟草加强州、县、站三级三师队伍建设,对农艺师、烘烤师、质量管理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聘任制,实现“机构扁平化、岗位专业化、服务团队化”。2018年,全州共组织培训会6次,培训1000人次,成立烟叶调制工匠室,搭建技能人才“传帮带”平台,破解烟叶烘烤“烤黄、烤香、烤软”的技术难题。2018年,全州烤烟等级结构大幅提升。上等烟比例72%,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增幅75.8%;中部上等烟比例52.2%;收购担均价1389.4元,同比增加265.8元,增幅23.7%;烟农户均收入7.65万元,同比增加3.38万元,增幅79.1%,贫困烟农全部实现当年脱贫。

  带领着山区农民不断拓展“烟+N”多产业融合新模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又是黔西南烟草充分发挥“五大优势”,助力山区农民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举措之一。他们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绿色、有机、科技、景观”农业,延伸打造“烤烟+油菜”、“烤烟+金银花”、“烤烟+花卉”等产业链条。探索打造烟区产业综合体,融合发展“绿色、有机、科技、景观”农业,打造“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烟区产业综合体,实现“生态增值、烟叶增效、烟农增收”。2018年,全州实现烟农多元增收4千多万元。

  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黔西南烟草聚焦烤烟主业,充分发挥烟草行业“五大优势”,痛快淋漓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第一,发挥产业需求优势,建设高质量特色烟区、骨干品牌的核心原料区,让黔西南烟草实现了烟叶质量由“量”向“质”的转变,提升了黔西南烟叶在行业中的美誉度,增加了烟农的收入;第二,发挥产业规模优势,向高质量发展要效益,更大规模调整结构,优先将烟叶种植计划向贫困村倾斜,支持有种植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将懂技术的贫困烟农吸纳到专业化机耕、植保、分级服务队伍中,在提高区域内专业化服务覆盖率、减工降本的基础上,增加其收入;第三,发挥产业组织优势,拓展“烟+N”多产业融合新模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第四,发挥产业设施优势,实施基建惠农,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水源工程建设向贫困烟区倾斜;第五,发挥产业带动优势,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烟农,通过承包大棚、烤房开展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挑担当起烟“老板”。

  黔西南烟草发挥“五大优势”,变“输血式”为“造血式”的精准扶贫措施,增强了山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如今,全州打造烤烟主业优势,将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大局相融合如火如荼,不断向纵深发展。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实现脱贫攻坚,找准路径,懂得发挥优势很重要,但是最重要还是人的作用。在黔西南这个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烟草人正做出自己的努力。他们是致富路上的烟草带头人,他们奔走的身影成为了田间地头最靓丽的风采。

  致富路上的烟草带头人

  近年来,黔西南州局(公司)陆续派出精兵强将开展驻村工作,仅2018年,黔西南州局(公司)共派出7名驻村第一书记、6名驻村干部全脱产驻村帮扶。他们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期望,尽锐出战、合力攻坚、苦干实干,把脱贫攻坚工作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往深里做。


2019年5月长流村第一书记瞿祥龙为贫困户移栽烤烟

  驻村第一书记靓丽风采之一:杨大琴,兴义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工会主席、总支副书记、猪场坪乡长湾村驻村第一书记。2005年,她受党组织选派驻白碗窑镇抓党建扶贫,分别帮扶甲马石村、岔米村、海子村等村开展党建扶贫“四帮四促”工作到2010年2月。2010年3月被选派驻猪场坪乡帮扶长湾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2016年3月至今任第一书记、五人小组组长。14年来,她舍小家顾大家,“抛夫弃子”坚守在驻村扶贫第一线,扶真贫、真扶贫,用心用情用力帮贫困户摆脱贫困,书写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争取烟草扶贫217.97万元,帮助建成密集烤房5座、建成烟路9条,长14公里。在烤烟生产各个环节,她走进田间地头,指导烟农规范种植。全村种烟收入从2010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27.4万元,亩产值增加至3085元,7户贫困户烟农种烟脱贫。2018年长湾村贫困户就近就地务工收入48万,2014年以来实现93户425人脱贫。自2010年3月驻村以来,她帮助93户425人稳定脱贫,占长湾村脱贫人口的85%,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39%。杨大琴扎根扶贫第一线,一干就是14年,被当地农民誉为“咱们的好闺女”。

  驻村第一书记靓丽风采之二:周兵,晴隆县长流乡虎场村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6月,组织选派周兵驻村扶贫,尽管家里有刚出生的二孩和产后康复的妻子,他还是二话不说,舍小家顾大家,跨越200多公里来到黔西南州最北端山区,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战斗中。依托烟草行业扶贫优势,结合虎场村的实际,他带领村两委制定“以烤烟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产业脱贫指导方针,在塘边、上寨、坡上和太坪等13个村民组大发展烤烟产业。2017年,全村种植烤烟1100亩,实现产值227.67万元,种烟贫困户脱贫5户27人;2018年,种植935亩,实现产值247.98万元,种烟贫困户脱贫8户41人。目前烤烟产业已成为虎场村的脱贫支柱产业。按照多元化发展的思路,他带领村民扩大种植生态黑糯米产业,将岩脚组的黑糯米种植面积从5亩发展增加到40亩,种植户由2户增加到10户,产值由6千多元大幅度提高到8.6万元。截止到2018年12月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