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宣威市烟草高度重视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与河北中烟强强联手深度合作,在基地单元深度融合开展烟叶生产,做到高水平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要求实施,以基地单元建设为抓手,全面统筹烟叶生产收购标准、风险防范水平提升和优化烟叶结构、综合减工体系建立、专业化分级收购、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等各项工作,朝着烟叶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路子不断迈进,优质烟叶原料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携手共建 夯实基地单元根基
板桥街道地处宣威市南部,距宣威城区10千米,有耕地面积8320公顷,是个地道的老烟区,有着悠久的种烟史,优质烟叶生产水平较高,常年种植烤烟3万亩左右,完成烟叶收购量500余万公斤,实现烟叶生产总值在1.5亿元左右。自从与河北中烟建立烟叶原料生产基地合作关系后,板桥基地调整思路,围绕河北中烟品牌需求特色,不断改进和调整烟叶种植方式,建立健全生产措施,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标准,加强生产各项技术措施管理,烟叶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烟叶原料受到河北中烟的赞许,合作共建之路已深入人心。
为做好“加强基地单元建设,提高烟叶基地化水平”的部署要求,双方按照“整体推进、单元实施”模式要求,加强沟通协调,强化措施,着力抓好“五各突出”,全力抓好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原料保障水平。
一是突出工作合力。积极构建了“工业企业深度介入,商业企业组织实施”的工商合作机制,密切与宣威烟草部门沟通合作,组织召开基地单元建设座谈会,双方就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方案、技术方案、资金投入和相关措施办法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二是突出综合配套。在基地单元基本烟田内全面配套密集烤房、烟水工程、机耕路、烟用机械等基础设施,密集化烘烤覆盖率、烟水项目覆盖率、机耕路覆盖率、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率、防雹增雨减灾体系覆盖率等得到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了烟田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机械作业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新格局;三是突出标准化管理。双方每年都制定“基地单元实施方案”、规范双方生产操作管理,方案覆盖育苗、整地理墒、田间管理、科学烘烤、烟叶收购、产品质量和烟叶入库等级标准、原料供给时段及配套服务全过程,实行质量追踪制,确保烟叶质量安全;四是突出基地合作建设。根据《烟叶基地单元建设规划》,为实现基地单元专业化服务的全覆盖,双方重点围绕科技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从环节工作到技术标准,从项目工作节令到措施办法,实行到户培训。河北中烟每年派出3名技术人员,到基地一线蹲点开展技术服务支持,年蹲点时间不少于280天,大大提升了专业化服务水平;五是突出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总体要求,加强基层人员信息化操作能力教育培训,搭建基层站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烟叶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目前,基地单元烟站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畅通,有专人负责基地单元电脑信息管理,收购线信息化硬件和网络配套齐全,进一步提升了烟站信息化服务水平。
注重实效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6月18日,据宣威分管烟叶基地单元建设的副经理夏贤仁介绍,“宣威市今年按照“工业深度介入、商业主体经营和管理”的模式,积极开展现代烟草农业经营模式创新,严格生产标准化到位落实,目前,烟叶长势较好,正在有序进行大田中后期管理,部分农户已经进行烟叶烘烤。”针对下步工作,夏贤仁说:“在各项技术培训结束后,宣威烟草将加强烟叶烘烤管理,提高科学烘烤贡献率,加大烟叶入户预检力度,做好烟叶去青去杂,夯实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基础。”在烟叶收购环节,“宣威烟草将科学测算收购等级结构,加强收购质量管理,规范仓库和加工管理,严格烟叶调拨入库管理,严把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关,在优质烟叶原料供给保障方面下功夫,做到保障有力、供给达标,保证几者利益,力争‘政府、工业、商业、烟农’四满意!”夏贤仁这样说。
今年,市烟草部门还向外邀请技术专家为基地单元制订技术方案,基地单元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严格督促落实。板桥基地单元内采用大棚、中棚和小棚实现100%集约化专业化育苗、100%商品化供苗;整地移栽方面,基地双方积极整合机械资源,培训机械手,100%使用机械进行烟田翻耕起垄;在绿色生产方面,广泛推广烟蚜茧蜂、黄板篮板、性诱剂等进行物理防控,100%进行统防统治作业。积极推广农家肥施用,规定每亩烟田不少于500公斤农家肥,积极进行烟田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清除烟田残膜和袋(瓶),将废旧地膜进行回收再利用,既保护了基本烟田,又增加了烟农收入,还提高了烟叶使用安全性;平衡施肥方面,100%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加有机饼肥、酸钾、矿物质肥、微量元素和农家肥等,提升质量品质,针对烟农进行施肥培训,在田间地头指导施肥技术,帮助烟农配方施肥;大力推广膜下小苗移栽技术,膜下小苗移栽面积达96%,既抓住了移栽节令,又节约了移栽用水,促进大田烟株长势整齐一致,现阶段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油分足,质量明显提高。
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求,2019年,宣威市持续推进烟叶生产经营朝着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7个烟叶基地单元户均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烟叶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水平稳中有升,各乡镇合作社服务组织建设逐渐成熟,育苗、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范围呈扩大趋势,发展态势良好。
深度融合 基地水平明显提升
由于宣威烟草商业与河北工业多年携手合作,双方信任度逐渐增强,深度融合势头良好,使宣威烟草部门上下信心倍增,逐步认识到携手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打造信任烟草、责任烟草、质量烟草和现代烟草。借助今年推行以烟为主的综合体建设东风,宣威市又提出“园区按照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围绕循环农业和全程机械化进行建设,以药材种植加工为平台,循环发展烟叶、玉米、洋芋、饲料种植,形成多元化产业链条和物质循环相利用的生产系统。”该市还整合区域资源,鼓励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烤烟合作社、致富能人带领烟农合作共建,建立新型产业经营主体稳定烟农增收的利益机制,增加烟农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保增收、促脱贫。
发展烟草产业基地功能助农增收。组织烟草生产人员和科技员、职业烟农培训学习,通过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加快烟区综合体建设,围绕烤烟培育辣椒、蔬菜、林果、中药材和猪饲料优势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强化产经销一体化推广,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夯实综合体建设基础。通过产业选择、技术指导、产品购销等多方面服务,建立土地入股、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有效解决种烟和扶贫问题。
根据烟草产业特点,烟区创新模式,推行“基地+资源+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积极开展多元化经济作物种植,带动当地烟农和贫困户增收。鼓励支持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其它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及改造升级老基地,深化产业基地新功能。以每个合作社建设一至三个新型产业基地为抓手,加大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增收助力烟叶基地建设,以21.82万亩烤烟基地建设带动整个综合体建设。
今年以来,该市不断推进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加快重大科研项目转化,努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烟叶生产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生产中坚决贯彻落实烟草行业“严控规模、坚守红线”要求,严控烟叶规模取得了明显成效,种烟面积由原来的30多万亩压缩到现在的21.82万亩,种植规模严格控制在上级下达的计划之内。
该市围绕“稳定核心烟区”要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完成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7个,规划注册综合服务型烟农合作社19个,烟农入社率达100%,烟农职业化率达70%以上,专业化育苗服务达100%,机耕服务率达100%,综合机械作业率阶段达到70%以上,基地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突出建设 促进烟农降本增效
7月8日,记者在宣威板桥烟叶产区采访时发现,不少烟农通过加入当地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实施烟叶标准化种植与生产,不仅大幅提告了烟叶质量,也实现了收入的增长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庄子村是一个现代烟草农业的“示范村”,在这里,烤烟产业是第一大产业,烟路、烟水、烟房等基础设施已经实现全覆盖。据了解,庄子村以综合服务合作社为依托,由合作社组建了机耕、植保专业服务队,服务于片区内所有烟农,全村机耕覆盖率和烟叶植保专业化服务率都有新提高。村民陈家顺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去年种了21亩烤烟,当年纯收入达8万多元。今年继续种烟,面积跟去年差不多,如果行情稳定的话,收入应该跟去年差不多,年底计划重新盖房子。
在板桥,像庄子村这样的种烟村不止一个,几乎全街道都是这样,说是“职业村”一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