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郏县安良镇烟叶工作站2016年试点实行二维码烟叶收购全程追溯
2016年全省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移栽环节现场培训会在平顶山市召开
烟田机械起垄、覆膜、移栽示范
烟草在线据《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
核心提示
2016年,河南省平顶山市种植烟叶面积11万亩,计划收购烟叶31.3万担,调拨烟叶35万担。为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平顶山市深入贯彻发展新理念,坚持市场导向,深入推进烟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个突出”,促进烟叶发展再上新水平。
突出优化调整 推动烟叶生产管理上水平
优化种植布局。认真落实省局和市政府关于做好2016年烟叶生产工作的意见,改变过去由行政下达种植计划的方式,引入计划资源竞争机制,着力优化种植布局,通过对全市22个重点产烟乡(镇)烟基设施、烟田规划、土地流转等项目评审打分,根据评审结果分配烟叶种植计划,促进烟叶种植向生态优越、集中度高、设施配套、有发展潜力的区域转移;对1000亩以上连片烟方实行“育苗、整地、起垄、肥料”四免费,2016年全市连片千亩以上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万亩,种烟乡(镇)由64个优化为50个,户均种植规模达到50.9亩,逐步构建了规模稳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协调市政府下发《关于严禁麦烟套种的紧急通知》,通过各方努力,今年共压缩麦烟套种面积2.2万亩。
推广关键技术。认真落实示范推广三项主推技术,2016年全市规划千亩以上示范烟方2.5万亩,全面应用简易实用型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狠抓烟田提钾降氯、烟农节水节肥;全面实施土壤保育,自制优质纯芝麻饼肥3000吨,着力改善烟田土壤环境;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建立烟蚜茧蜂繁育基地,放蜂面积8万亩,覆盖大农业3.5万亩;以发展“中棵烟”为重点,协调好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充分满足工业需求;探索废弃地膜污染治理新模式,推广使用加厚地膜,签订回收协议,2016年共发放地膜292吨,对连片烟叶地膜基本做到了全面回收,初步形成了地膜循环利用的绿色通道。
推行标准生产。全力抓好ISO9000烟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试点,成立专门组织和工作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强力推进实施,提升烟叶农场化生产、工厂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水平。引导烟农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推进基本烟田统一、长期流转,为适度规模种植和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全市烟叶生产基本实现了“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生产模式和“两头工场化,中间机械化”的专业化服务模式。2016年全市种植专业户2061户,种植面积10.97万亩;发展专业化农机合作社12个,拥有各类烟草机械1193台(套),基本满足全市连片成方烟田机械化作业要求。
健全科研体系。在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内设立市烟叶生产技术中心,引进硕士12人、博士2人,组建植保组、品种组、烘烤组等6个专项课题研究组,设置烟叶质量分析、烟草病虫害分析、烟草生理生化等6个科研功能,实现了对烟叶质量的实时检测、即时反馈、跟踪追溯。建立技术战略联盟,与上海烟草集团、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科研攻关,承担科技项目38项,努力破解钾氯比不协调、成熟度不够、品种单一等制约烟叶生产的瓶颈问题。
突出质量信誉 推动烟叶收购管理上水平
整合收购站点。通过两年时间把原有的47个收购站(点)优化到了31个,初步改善了基层烟站“多、散、远”的局面。对整合后的烟站进行优化升级,按照收购、综合、生活三区布局要求,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了基层工作生活条件。全面推行人员轮岗制度,对在本乡本土或一个烟站连续工作满三年的职工异地交流。目前,全市共异地交流583人,有效解决了烟站配置不合理和收购中“人情烟”、“面子烟”等问题。
推行专分散收。投资600余万元对全市所有收购站(点)散烟挑拣车间、收购棚、收购流水线进行维修改造;投入近200万元购置散烟筐、新型打包设备。连续两年,在全省率先全部实行散叶收购,按照“去青去杂在烘烤工场、技术指导在户、二次分级在站、打码封闭收购”的工作要求,严格工位制操作流程。突出把好入炕关、烘烤技术关、出炕关,把去青去杂在烘烤环节得到初步解决,确保今年收购等级合格率达80%以上,工商交接合格率达65%以上。
加强管理监督。建立烟叶收购视频监督平台,对31个烟站(点)的分级区、收购区、成包区、仓储区全部安装高清晰红外视频探头,对收购现场实施全时段自动巡航监控。推行现场反馈、信息共享、周通报三项制度,对监控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反馈给收购现场并督促进行整改;每天向各县区主管经理、业务科长、烟站站长发送监控记录;每周对各种不规范行为进行通报。有力遏制了烟叶收购过程中违规现象的发生。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实行“4+2”模式(4个收购现场规范管理组和2个执纪执规工作组),对全市烟站不间断检查。
深化工商合作。先后7次到工业企业征求意见,了解工业企业对该市烟叶质量的反馈意见;召开7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座谈会,2次邀请工业企业观摩指导生产工作、参与收购过程,让工业企业深度介入,全程参与基地单元烟叶生产。深化“上六片”合作研发,与河南中烟签订框架协议,实行单收单调。在郏县茨芭、汝州王寨、叶县夏李、宝丰石桥等四个工业企业基地单元所在地,建设4个技术分中心,着力开展科技研发、组织模式创新、减工降本增效等实验示范推广,建立工商研基地建设平台,实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做到“品牌、基地、人员”三落实。今年,工业企业共提报平顶山烟叶计划35万担,建设基地单元6个,总种植面积10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90.1%。
突出从严规范推动烟叶基础管理上水平
推行网格化管理。根据烟田预留面积,将全市基地单元、片区、生产网格、种植单位(烟农)划分为四级网格,按照3000至4000亩划分为一个片区,一个片区按300至500亩(850至1500担)划分若干个烟叶生产网格,每个生产网格配备1名烟叶技术员,负责网格内的面积落实、技术推广、烟叶收购等工作落实。生产环节中,由工商研三方成立联合检查组进行考评,对网格化管理人员落实技术到位率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网格化管理人员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确保“技术、管理、质量、考核”四到位。同时,建立县分公司经理、科长(站长)、职工示范田,集成应用先进技术,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今年全市共建设站长以上示范田47块,面积17516亩。
全面从严规范。定期组织烟叶从业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强化纪律和规范意识。移栽前、收购前分别组织两次廉政警示教育和烟叶从业人员培训,组织烟站关键岗位人员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邀请纪委、检察院人员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底线意识、原则意识,不断提升行业员工廉洁自律能力。同时,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加强执纪问责监督检查。全市31个烟站均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了省、市、县三级纪检部门、专卖内管部门的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治理不正之风。市局建立巡察工作制度,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及时开展巡察工作,深入开展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对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挂牌督办、限期办结,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同时,平顶山市局下派两个执纪执规组,设立举报专线,收购期间驻县接受举报,寻找案源,发现违纪苗头重点查处,有效遏制行业不正之风。
强化激励奖惩。结合全市“感恩奋进•夺旗争星”活动,详细制定烟叶生产各项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市公司考核县公司、县公司考核烟站、烟站考核职工,依据考核结果划分星级单位,作为月度效益工资发放依据,严格兑现奖惩。对完成全年质量目标任务的烟站,经考核合格,成绩前十名的给予上调一级工资标准。对连续三年被评为质量目标前10名的烟站负责人优先提拔使用,激发全员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