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俗话说:“种植是基础,烘烤是关键”,“烤好是个宝,烤不好不如草”。充分说明抓好烟叶烘烤的重要性。烟叶烘烤技术严密、工序烦杂,是当前各烟区最突出的技术短板。时下,一年一度的烟叶烘烤拉开序幕,如何在今年创新理念中找准短板、补齐短板,精准发力,打赢烘烤“攻坚战”,使烟叶烘烤质量提高有突破,是各烟区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烟叶采烤中常见的突出问题
烟叶不能正常分层落黄,成熟度不一致。各类烟田土壤养分参差不齐,特别是田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后劲足,控氮适密不到位,灌旺长水不充足,土壤肥料残留多,后期田间管理不到位,雨水过多,烟田积水,在成熟采烤期烟叶贪青,落黄成熟差,烟叶成熟度不一致,成熟度掌握不准,烟农难以按部位成熟标准尺度来采收。由于成熟度不够,调制困难,烤后叶片易现青片、青黄、微带青。鲜烟分类不到位,混色编竿同竿异质现象突出。一些烟农怕麻烦,图省事,编竿时未进行鲜烟分类,分类编竿。各类烟叶混乱在一起编,同一杆鲜烟叶上往往出现不同成熟度、不同部位、甚至不同品种的烟叶,杂花烟现象严重。由于分类编烟不彻底,同一杆鲜烟叶的素质差异较大,导致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整体变化不一致,大大影响烘烤质量。装炉随意性较大,混装突出。好多烟农对烤房温湿度分布规律不清楚,装炕前没有准确估算出鲜烟叶的竿数,没有对每层装烟竿数做出规划,没有做到根据烤房气流运动方向科学装炕,造成各层装烟不合理,容易出现装炕不满、装炕稀密不均匀,观察窗前装烟没有代表性等现象,给下一步的烘烤工作带来了难度。
烘烤不当。过分依赖烤房自动控温排湿,升温控温不稳有些烟农认为有了自动控温排湿系统,省事省工了,可以放心搞别活,经常脱离司炉岗位。造成烧火不稳,导致烤房内温度下降,自动排湿系统停止工作,烤房内温度也难以达到预定温度。烤房温度升温控温不稳,温度忽高忽低,大大影响烟叶的正常烘烤,经常会出现烟叶热挂灰或者冷挂灰等现象。
几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短。一是变黄时间短。烟农为了缩短烘烤时间,节省成本,在变黄阶段38℃和42℃的重要温度关键点,稳温时间过短,没有达到变黄末期要求的烟叶发软塌架状态就转入定色,造成变黄期失水和变黄不协调,烟叶内在物质转化不足,导致烤后微带青烟叶较多。二是定色期过急。46度是烟筋变黄和黄烟等青烟的重要关键点,有些烟农认为有点青筋无所谓,为了节省时间,在这个重要温度点稳温时间过短,快速升温和大风量排湿,烟叶来不及收缩变化,就容易出现青筋。三是烤熟烤香意识不强。大部分烟农对烘烤质量标准要求不高,满足于能够烤黄、烤干即可,在烤香54℃时稳温时间短。导致烟叶颜色不鲜亮,香气质变差,香气量不足。
特殊烟叶烘烤技术未到位。进入采烤期,暴雨台风、高温干旱交替降临,不良的气候条件往往影响正在成熟的烟叶干物质积累和运输,出现烘烤特性不良的特殊烟叶。一些技术人员和烟农对特殊烟叶的烘烤特性很陌生或者一知半解,不能把握按特殊烟叶的烘烤特性进行调制,致使烤后水分大的烟叶易烤黑槽,水分小的烟叶易烤挂灰。
二、当前搞好烟叶采烤的应对措施
加强水肥调控,提供完美成熟烟叶。要在控氮适密、灌足旺长水基础上,不放松后期田间管理。对肥力充足,长势旺盛的烟田,要控制土壤水分,多雨天,要及时清理沟渠,防止淤塞,雨后田间积水时立即排除,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耕作层的过多水分,防止吸肥贪青徒长;对发生间隙性干旱,造成土壤水分不足,使烟株白天凋萎,则应及时灌水但需防止田间积水;对营养过剩贪青烟田,喷施1.5~2%磷酸二氢钾2~3次,促进烟叶落黄。同时,推行上部叶4—6片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烤。
规范烤前各项作业。分类采烟。做到统一眼光、分类采收、定量采烤。分类采收的烟叶,分别收集、存放,指定专人编(夹)烟。分类编烟。按鲜烟素质进行分类,按烟叶不同成熟度、不同部位、不同品种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拣出病残、过熟、过生和素质较差的烟叶,将鲜烟素质好的适熟叶同编一竿,再将不同类型的烟叶分别编(夹),做到同竿同质,分别挂置。分类装烟。成熟度好的烟叶装中棚,成熟度差的装在离热源最远的棚架,过熟叶装在离热源最近的棚架,观察窗周围要装有代表性的烟叶。顶棚和中棚从装烟门往里面装烟竿,底棚再从里面往装烟门装烟竿。
升温控温要稳。要在充分发挥自动排湿系统作用的基础上,司炉员要增强责任心和专注度。提高烧火和排湿技术水平。烧火要按照“适量、多次、勤加煤”的原则,做到小火能保住,中火能稳住,大火能赶上。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烧火大小,在变黄期用小火使烟叶变黄和发软,在定色期用中火使叶肉烤干,在干筋期用大火使烟筋烤干。为了顺利实现升温控温的稳定性,要保持较高的炉膛温度,使煤的燃烧更快、更充分;要合理把握好燃烧室内的通风供氧量。
提高变黄程度、关键温度点要拉长。提高变黄程度。变黄阶段强调低温中湿变黄和提高变黄程度。38℃压火控温12小时,待烟叶变黄7-8成后加大烧火;38℃及之前,原则上不开进风门。以1℃/2h速度升温到42℃左右,保持湿球温度37℃左右,一定要延长时间12h以上,使黄片青筋,主脉变软。定色阶段:中湿定色。38-50℃期间对应湿球温度37-39℃;50-54℃期间提高到39-40℃。46-48℃以前平均1℃/2小时,之后平均1℃/1.5小时;下部叶45℃,中上部叶47-48℃延长时间16-24小时,达到黄片黄筋,叶片半干;54℃延长时间12h以上,以形成更多香气。要求叶片全干,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风机连续高速运转。当各层的叶片已基本干燥后,转为低速运转,但不得停机。进风口按湿度要求开启。
拉长几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在38℃(干球)/36℃(湿球)、42℃(干球)/37—38(湿球)分别稳温12小时;45℃(下部叶)、47℃(中部叶)(干球)/38—39℃(湿球)稳温24小时;54℃(干球)/40—41℃(湿球)稳温12小时。
三、调整特殊烟叶采烤策略
特殊烟叶主要是指水分大和水分小的烟叶。水分大的烟叶主要有雨淋烟,返青烟等,水分小的烟叶主要有旱天烟,旱黄烟,旱烘烟,其他还有后发烟,秋后烟和高温逼熟烟。特殊烟叶烘烤特性不同于正常烟叶,必然会影响到烘烤工艺的执行和结果。因此,必须重视天气变化,根据特殊烟叶水分大小,调整采烤策略。针对不同含水量的烟叶应该制定不同的烘烤方案。
返青烟。采收。返青烟最好等天晴之后,让烟叶在较好的光照、通风条件下自然调整5~7天,再次表现落黄成熟特征时采收,若天气连阴、盼晴无望,拖延时间可能使烟叶烘坏时要立即采收;装烟。返青烟耐烤性差,要适当减少装烟量,通常控制在正常装烟量8成左右为宜。烤这类烟采用“高温变黄,低湿定色,边变黄边定色”的烘烤策略。
雨天烟。采收装烟。适熟早收,不采生,也勿使过熟。宜在雨停以后午后采收。稀编竿、稀装炉,以利排湿和及时定色。烘烤技术要点。蒸发和排除烟叶过多的水分是烘烤操作的核心和关键。烘烤基本策略是“高温快烤,严防烤黒”。
旱天烟。采收装烟。这种烟叶要严禁采生,以黄多绿少、主支脉变白为成熟采收标准,最好采露水烟。改善易烤性,协调变黄与脱水矛盾。绑竿、装炉均宜密不宜稀。烘烤技术要点:烘烤中要低温变黄。烘烤时先拿色后拿水,即低温补湿变黄,升温排湿速度宜慢不宜快,防止升温过快过急造成叶片回青或挂灰。
其他特殊烟叶有后发烟,指由于烟田施肥欠合理,烟叶生长前期干旱,中后期降雨相对较多情况下形成的。其内在组织结构紧实,保水性强,难以真正成熟,对于此类烟叶烘烤不当容易烤黑,挂灰,红棕,杂色,僵硬。因此在烘烤时要高温脱水变黄,低温定色。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