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身份已发生变化!”日前,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永丰镇冀洼村烟农高少峰欣喜地告诉记者,“作为农民,职业化了!”
初见职业烟农高少峰是在9月中旬。那时,他正忙着把一杆杆编好的烟叶放进烤房准备烘烤。种烟是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是他种烟的第六个年头,一共种了一百亩。
2014年,高少峰的烟农综合考核管理评分较高,2015年他不仅在种植面积上有优势,在接下来的分级交售环节,还能享受免预检的更优服务。
在商洛烟区,像高少峰这样能享受更优服务的烟农不在少数。
陕西商洛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经理陈明山告诉记者:“职业烟农队伍建设符合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方向,烟农的职业化是产区稳定发展、烟叶生产水平提升的基础。因此,在明确职业烟农标准、规范职业烟农资格认证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生产记录有“本”可查
每次给烟农做技术指导,洛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城关烟站技术员王林虹都会随身携带一些“小本本”。这些“小本本”是各户烟农的GAP(良好农业规范)生产记录本,里面记录着烟农的基本信息、烟叶生产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情况,便于对规范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
“2010年起着手对每一户烟农的种烟情况进行记录,建立了烟叶生产户籍档案,不仅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还能对服务工作加强监督。”王林虹说。
“每一项生产过程记录都有‘本’可查,烟叶生产环节操作越规范,烟叶长势就越好,收入就更有保障。”在洛南县城关镇樊湾村烟农樊占绳看来,通过生产记录本可以准确分析影响烟叶长势的具体原因,提升烟叶质量。
近年来,记录本的内容不断充实,每户烟农在烟叶生产中的每一项具体进展情况和数据都有“本”可查。
“渭南市大荔县人,之前在老家种植西瓜,但是收入不太理想。”7年前,李艳玲和丈夫答养田来到商洛种植烟叶。他们的GAP生产记录本详细记录了烟叶生产的全过程。在每年的烟叶分级交售记录中,他们从不掺杂、不作假。基于良好的整体表现,他们的烟叶种植面积每年都适当扩大。
现在,李艳玲家的种烟面积已经达到100亩。“烟叶适度规模种植可以有效提高种烟收入,2015年估计能赚16万。”李艳玲高兴地说,两个女儿的学费不用愁了。
详细的烟叶生产操作管理记录,为烟农分层培训管理提供了依据。2012年以来,商洛市局(公司)着手开展职业烟农培育工作,各户烟农烟叶生产的GAP管理记录,为明确职业烟农标准和规范职业烟农资格认证提供了有力参考。
职业烟农有章可循
基于前期对烟农信息的户籍化管理,2012年,商洛市局(公司)将具备一定烟叶生产管理经验,在每年分级交售中纯度较高、不掺假,亩产量150~170公斤,亩产值在3500元以上,并在烟叶生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烟农确定为诚信烟农。
诚信烟农是职业烟农的前提。
2012年,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村烟农黄国根被评为诚信烟农。他告诉记者:“被评为诚信烟农的第二年,便享有直接分级交售、预检员免检的权利。还有不少像得到优先权的烟农,都感觉很有面子。”
诚信烟农队伍的扩大,需要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在评选诚信烟农之后,商洛市局(公司)细化职业烟农考核管理细则,完善管理办法,使职业烟农培育持续顺利开展。
“职业化也要有标准。作为全省率先推行职业烟农队伍建设的地市级公司,目前将职业烟农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类别。”商洛市局(公司)烟叶分公司经理穆耀辉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搭建起了烟农稳步成长的阶梯。”
初级职业烟农基本衡量标准是种烟2年以上,种烟面积15亩以上,年收入达到当地农民纯收入的3~5倍,近两年种烟亩产量、亩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中级职业烟农基本衡量标准是种烟3年以上,种烟面积20亩以上,年收入达到当地农民纯收入的5~10倍,近两年种烟亩产量、亩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高级职业烟农基本衡量标准是种烟5年以上,年平均种植40亩以上,年收入达到当地农民纯收入的10倍以上,近三年种烟亩产量、亩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是《商洛市职业烟农管理办法》对初、中、高级职业烟农的具体认定标准,里面对烟农的资历、种烟面积和收入、烟叶产量和质量都有详细规定。除此以外,烟农的接受能力以及日常烟叶生产操作表现等情况,都是考评职业烟农的重要部分。
2015年,黄国根由诚信烟农变为职业烟农。相比以前,他认为烟草公司对职业烟农认定的规则更加明晰,资格认证更加严格。自己能否达到标准、能否享有各项优惠政策,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作为烟农,对自身的要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标准先行,方有定位。2015年,为进一步加快烟农的职业化培育,商洛市局(公司)以政府主导、烟草配合为原则,积极配合当地农业行政部门,共同制定新型烟草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和任务,评定原则、标准和程序,进一步明确了职业烟农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好的烟农队伍。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