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在2015年的烟叶收购工作中,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推行专业化散烟分级成件收购,共建设65个分级点,引进13条自动化收购线,收购效率大幅提升。
少了一堵墙,真正做到“阳光”收购
“今年第一次来烟站,自动化收购线效率高,不到1个小时3500公斤烟叶就卖完了。”9月18日,安徽省宣城市黄渡乡西扎村家庭农场主刘家洪倚靠在自动化收购线边的黄色围栏上,拿着结算单高兴地说。
来到黄渡烟站收购区,按照预约交售—进站排序—解包卸包—逐包检验—烟农确认—逐包称重—捆包—入库—结算的流程,烟农面对面监督着整个收购流程,放心地交售每包烟叶。
在自动化收购线上,一列列明亮的无影灯确保了验级光源的充足,两名检验员站在各自的工位上,其中一名逐包查看烟叶质量,另一名对烟包进行定级。对不符合收购要求的烟包,检验员会点击电脑屏幕上的全程质量追溯系统“注销”标签,将其退回分级点整改。
细心的烟农还发现,今年的烟叶收购价格及补贴扶持政策、收购制度等都在公示栏的显眼位置张贴了出来。
“让收购在‘阳光’下进行,就是要自觉接受烟农监督,让烟农明明白白、大胆放心地卖烟。”皖南烟叶公司总经理王道支说,“自动化收购线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提高了收购效率,还实现了烟叶质量的可追溯。”
省了一份心,保障集中分级质量
9月15日中午,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双乐村家庭农场主董腊梅正在金坝分级点与服务部经理王明生交流。
说到董腊梅种烟的经历,还得追溯到2012年。“当时孩子读书,家里经济压力大,烟站又鼓励种烟,就决定试一试。”董腊梅说,毫无种烟经验的她便与人合伙种了180亩烟叶。今年,她独立种植了140亩烟叶、20多亩双季稻,烟叶收完后还有80多亩晚稻等着下田。
“多亏了合作社的专业化服务,以前分级得自己找亲戚朋友帮忙,前后要近两个月;今年交给金坝分级点进行专业化散烟分级,省钱不说,分级质量还有保证。”董腊梅说。
为实现“311”收购工作目标,即每户烟农共交售三轮次,每轮次实现当日分级、次日交售,皖南烟叶公司各烟站将预约量分解到了辖区各分级点。各分级点明确烟叶轮流交售周期,制定每户烟农的交售轮次明细表。同时,实行信息反馈制度,分级点当天制定预约交售计划表回传给烟站,烟站在每天收购结束后联系各分级点确认次日售烟情况,确保流程顺畅。此外,烟站统一调度专业化运输车辆,确保分级点当天打包的烟叶当晚运输。
多了一张签,完善质量验收体系
9月18日,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料部业务经理李飓和技术中心质检员杨翠清来到位于芜湖县工业园区的芜湖烟站散烟成件仓库,查看等待调拨的烟叶。只见杨翠清掏出手机,打开烟叶全程质量追溯系统APP,扫描烟包上的二维码后,屏幕上立刻出现“追溯查询”的页面,等级、成件日期、标签编码等信息一目了然。
“我来用微信扫一扫。咦?怎么只有等级、重量等少数信息呢?”李飓扫描后好奇地问。
“加密了呗!你没有安装烟叶质量追溯系统客户端,看不到详细信息。咱们到办公室找台电脑,进入烟叶全程质量追溯系统界面,通过输入标签编码、种植主体等条件,还能查询关联的生产信息、分级信息、化学成分等信息呢!”
据皖南烟叶公司财务信息部工程师王志勇介绍,今年,皖南烟叶公司全面推广烟叶全程质量追溯收购模式,所有分级点成件的烟包都贴上了二维码标签,随时随地方便工业客户及公司检验人员查询信息。同时,以二维码为载体,皖南烟叶公司还通过从生产至收购全过程质量追溯,实现了各级管理的层层负责。
与此同时,皖南烟叶公司成立了烟叶质量指导追踪组,对各站烟叶等级、成件质量实施专项评比,指导各分级点、收购场、中转库规范作业流程,从源头上把控烟叶质量,为烟叶质量稳定上了“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