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7月下旬,湖南省长沙烟区烟叶采收渐入尾声。但对宁乡县横市镇铁冲村烟农陈仕清来说,剩下的几片上部烟叶让他更加谨慎,每天都要往地头跑上几趟。
“烟叶落黄明显,主脉完全变白,有明显的成熟斑。”种了15年烟,陈仕清对烟叶成熟度的把握可谓驾轻就熟。看着自家的烟叶已经达到了成熟标准,他马上向烟站和合作社提出申请,组织人员开始采收。
2011年以来,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着力推广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术,不仅更好地满足了工业企业对优质上部烟叶原料的需求,也让广大烟农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等充分成熟后再采收,上部烟叶中的上等烟比例能提高30%,每亩收入能增加近200块。”在长沙烟区,像陈仕清一样,越来越多的烟农认识到了这项技术对提高烟叶质量和种烟收益的作用,并在烟叶生产中自觉实践。
精良技术是提高烟叶精益生产水平的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烟叶市场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市场取向从能用可用向适用好用转变,如何满足工业企业的品牌需求,成为长沙市局(公司)推进烟叶精益生产的重要着力点。
“一流烟叶靠长熟,二流烟叶靠烤熟,三流烟叶靠放熟。”作为烟叶质量的核心要素,成熟度一直是烟叶生产全过程技术工作的中心。
长沙市局(公司)围绕卷烟品牌的原料需求,将提高烟叶成熟度作为核心目标,加强技术创新,集成先进技术,狠抓技术推广,让精良技术在长沙烟区落地生根,成为提高烟叶质量和风格特色的有力保障。
“在烟叶生产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对烟叶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应采用系统化思维考虑各项技术的选择与落实,力求实现烟叶生产全过程的精益化。”长沙市局(公司)总农艺师何命军表示。
以品牌需求为导向,长沙市局(公司)首先从品种引进开始,针对“白沙”“利群”等品牌的需要,坚持推广G80品种,合理布局云烟87、云烟97、K326等主栽品种,进一步彰显浓香特色。
在栽培技术方面,他们围绕培育中棵烟、提高成熟度的目标要求,全面推广冬前深翻、土壤改良、精准施肥、成熟采收、绿色防控、优化结构以及以“烤香”为目标的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实现了良种与良法的配套。
此外,针对烟叶质量和风格特色凸显等问题,他们积极与工业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在烤烟病虫害绿色防控、上部烟叶可用性、新型烤房研制、烘烤调制技术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先后开展科研项目50余个,在解决G80品种烤烟掉叶问题、井窖式移栽本地化研究及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作为老烟区,长沙烟区拥有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体系,使这些技术在每一块烟田落地生根,是发挥科技效能、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保证。
“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技术推广落地一直是限制烟叶生产水平提升的一大瓶颈。”长沙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经营部主任黄松青表示,这几年他们努力的重点,便是狠抓培训工作,创新“6431”烟农培训模式,积极在技术推广管理模式上寻求突破。
“6431”即在烟叶生产的6个阶段(育苗备耕、施肥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分级保管、烟叶收购)对烟农实行分步培训,按照“讲形势、讲政策、讲技术、讲管理”的四讲要求组织培训内容,培训期间烟站站长、乡镇烟办主任、烟农三方必须百分之百到位,并且每次培训至少聘请一名有经验的烟农现身说法。
持续不断的培训让各项技术标准在烟农心里扎下了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生产观念和操作习惯。
在这些技术中,陈仕清感受最深刻的是平衡施肥,因为肥料对烟叶生长整齐度和成熟度的影响最为明显。
“往年施肥,有时候过量,有时候又会不足,造成烤烟要么成熟度不够要么早熟,有过不少教训。”陈仕清说,近年来烟草公司每年都要对平衡施肥进行重点培训,他也在教训中慢慢摸索经验。
今年,陈仕清在烟叶移栽前,施了一次基肥,移栽后又追了四次肥。每一次施肥,他都在烟技员的指导下,按照测土配方的要求,实行套餐施肥,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并根据天气情况和烟叶长势对肥料用量进行调整。
“今年烟叶的田间长势、成熟度是这些年中最好的,收入肯定会比往年高出一截。”7月下旬,虽然还没到交烟的时候,但陈仕清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
同样充满信心的还有前来长沙烟区调研的专家们。今年7月初,长沙市局(公司)召开烟叶精益生产推进会,组织工业企业及相关院校专家来到烟田、烘烤工场实地考察。对长沙烟区的烟叶质量和管理水平,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认可。
其中,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院长周冀衡教授给出的评价,代表了专家们的一致看法:“长沙烟区烟株生长适度、发育充分、均匀一致,一派优质丰产景象,充分体现了一流的生产管理水平。”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