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在南方烟区,烟叶采摘烘烤时间为5月中下旬开始至7月初结束,这段时间往往雨水较多,加之因施肥不当、打顶过深、留叶过少,造成此时的烟叶光合作用少,烟叶内含物不充分,含水量大,不易正常落黄。特别是下部叶,遇雨季烘烤就更加困难,针对多雨气候,采收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产生烂叶柄、烤黑、烤后叶柄、叶耳含青的现象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烘烤要点应围绕“三段式“烘烤工艺,整过程都应以“湿球”温度为中心,应高度重视烟叶变黄前期烤房的密封性和变黄期的升温排湿操作,变黄变得好,定色期和干筋期操作,满足了这些要求烘烤就相对容易了。
变黄期烤房密封的要求。烤房所有的门窗要密封好,38℃前的温度就不易散失,特别是第一烤及雨天采的烟叶,才更有可能在10小时内升温至38℃,这是烤好烟的前提条件。
变黄期的升温要求。尽量缩短38℃前的低温变黄时间,雨季的烟叶特点是脆嫩、含水量多,确保10小时内升温至38℃,使叶尖叶缘变黄后,尽快将温度升至40℃~42℃的适度高温变黄,才能最快发汗,拉长这个温度段的时间,结合排湿,使烟叶达到变黄、变软同步,以便顺利定色。
变黄期的排湿要求。当温度升至40℃~42℃,烟叶达到七至八成黄时,烟叶自身发热、发汗后再开始循序渐进排湿,使干湿差拉开,湿球温度控制在为38℃~39℃,再稳温稳湿烘烤,直至全黄、塌架。不要认为水分大,低温变黄过早急于排湿的误区,将导致产生烂叶柄甚至烂叶,产生的原理是自身烟叶未发热,在四周较通风处的烟叶越排湿越软,热气更易从四周溜走,而中间较密集的烟叶处,没气流经过,形成冷气,4小时后便开始出现烂叶柄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后,许多烟农更会加大开窗排湿,产生中间越烂越快,出现烤黑,周围风速越大湿度越小而烤青的现象。
针对以上要求,结合烘烤实际的一些解决的建议:
1、冷烤房要预热,避免第一烤次低温时间过长;
2、首烤烟叶要提前点火,确保烘烤工艺要求落实到位;
3、确保烤房的密封性。烤房不漏气,才能缩短低温变黄时间,并保证中、上部叶不易烤青烟;
4、装烟应做到密、满、匀。下部叶每杆120~130片,每烤340~360杆。确保热气流不往稀疏处溜走,而均匀分布于烤房烟叶中;
5、正确悬挂温度计。温度计应挂于二层烟叶密集处,否则产生假温,误导烘烤操作;
6、正确处理烂叶柄烟的排湿。不能开大窗门,低温或降温排湿,应在最佳变黄的温度段内,稳温或慢升温排湿,确保烟叶发汗后加大排湿。
7、合理使用风机。开始烘烤至38℃以前以低档为主,38℃后至47℃用高档,47℃后以低档为主。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