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王”劳模创新工作室
所在单位: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
基本情况:2013年1月30日成立,职责是开展技术攻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设置了成果展示厅、电气实验室、创新培训室、调节放松区四个区域;建立电气实践组,11名成员平均年龄45岁,是一支充满创造力的电气技术精英团队。
工作特色:实行自我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培养高技能人才。
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电气实践组的带头人,袁建华(右)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创新研讨,通过技术改进课题、新技术消化以及项目总结、技术培训、经验分享等方式传授技术。图为袁建华和工作室成员在进行技术创新探讨。 谭佳亮 李曼摄影报道
日常工作中,劳模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师带徒”、研讨、专业培训、技术攻关实验等活动,为青年员工参加各类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提供学习实训平台。图为工作室成员在电气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实验。谭佳亮 李曼摄影报道
“以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引领,让‘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美好,劳动创造幸福’成为全厂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价值导向。”秉承这一共识,近年来,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卷烟厂以“芙蓉王”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传匠心、育匠人,引导员工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同时,努力培养一批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芙蓉王”劳模创新工作室实行自我管理,由专人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具体运作采取课题制申报的方式进行,即年初由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带头申报课题,工作室组织专家评委评审立项,并对立项的课题进行跟踪和年度评审。日常工作中,工作室广泛开展“师带徒”、研讨、专业培训、技术攻关实验等活动,为青年员工参加各类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提供学习实训平台。
为激发创新活力,劳模创新工作室聘请湖南中烟首席专家袁建华作为电气实践组的带头人,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创新研讨,通过技术改进课题、新技术消化以及项目总结、技术培训、经验分享等方式传授技术。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电气实践组完成了高速机效率提升、智能质量点检、RF20切纸辊运动控制、GDX6伺服控制系统改进、高速机效率提升等技术创新课题和《搭建高速机电气技术实验平台》等创新项目。
平时,劳模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经常到生产现场,采取“团队到现场—诊断分析—事后提炼—培训共享”的模式向青年员工传授技艺,完成了《AB集成运动控制系统》等12项培训教案编写工作,并组织开展了多次培训,有效提升了车间技术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整体水平,为工厂建设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电气技术队伍。
大师课
打造劳模工匠成长的“摇篮”
袁建华
袁建华,高级工程师,专注电气技术30年,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湖南省烟草技术能手、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原色作
一直以来,常德卷烟厂高度重视“芙蓉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在工作室的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是工作室有效运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工作室围绕工厂发展战略,在提升攻关能力、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发力,“软实力”建设也有了突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把创新作为核心任务。为此,我们定期开展创新课题研讨,议题主要来源于职工代表议案、员工合理化建议和成员工作中收集到的各类问题等。近几年,我们通过定期研讨,釆众智、集众慧,完成了高速机实验环境、智能质量点检等技术创新课题。
同时,我们采用课题攻关的形式,不断提升成员的技术攻关能力。攻关课题主要分为指令性课题和自研性课题,前者主要是指湖南中烟或工厂安排由工作室必须完成的课题,后者主要是指工作室创新课题或各工作室成员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非计划性技术难题。我们要求,工作室每位成员每年都要承担技术攻关课题。几年来,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了DF10甘油计量、T10嘴棒盘运行报警、RF20切纸辊运动控制等自研性课题,以及烟支单重不稳定、GDX6伺服控制系统改进、高速机效率提升等指令性课题,有效提升了各成员技术攻关能力。
关于技术团队建设,我们的理解是,捕捉专业技术问题本质的能力取决于专业技术深度,解决复杂系统性问题则需要团队协作。所以,工作室的技术队伍培养既要强调专业性,又要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以电气专业团队为例,我们成立集成系统、控制、检测、执行4个专业方向的技术小组,完善实验设备和相关管理规定,强化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实现技术攻关由个人到团队的聚合。从技术攻关的效果来看,团队在锁定问题准确性、专业间协同解决问题的整体效率等方面均有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会继续秉承创新、攻关、储才的理念,把工作室打造成为劳模工匠成长的“摇篮”,助力企业发展。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