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正守店,三个小伙子走了进来,穿着都很光鲜华丽。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就说:“老板,给我拿三条软九五。”
软九五的全称叫九五至尊软盒,这是一款高档烟。我二话不说就从柜台下面扒出了三条,放在他三人面前。小伙子脸腾地就红了。说:“今天没带足钱,先随便拿两盒别的牌子抽抽,以后再来拿九五。”
我不想让他觉得太难堪,假装没看到他的尴尬表情,按照他的要求,把两盒单价不到二十元的低档烟,交给了他。然后扫码走人。
卖了十几年烟,年轻人的心思我还是明白的。好胜心强,爱面子。本身收入有限,还想装大款。他本以为我这个偏僻小店不会有名贵香烟,岂不知这种烟我家还不止三条,拿出五七条都不成问题。也正巧那个时候,九五大放量,如果不订,不管从条数和金额方面都对档级有影响,所以一般户都会先拿着放手里再说,能不能卖出去走一步看一步。顾客到稍微像样的店里,都能很轻易地买到,也不是就我有。
买烟需要量力而行。俗话说,吃喝亮家底,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提倡超过自身经济条件进行消费。买烟如此,其他方面也一样。
与此相反的是那些非常节俭的顾客。这类群体的特征是:家庭收入非常不错,但是个人消费一贯从俭。
有个老顾客,年龄在三十四五岁左右,开个电器店,经常做些上门安装修理的活。老婆漂亮,儿子懂事乖巧。可能是很珍惜目前幸福生活的缘故,尽管他每天收入非常不错,抽单价二三十的烟不成问题,但是每次来买烟只买十元左右的,没有特殊情况,很少突破。我和他开玩笑说:赚了那么多钱,也该提高一下生活档次了,你这样条件的年轻人,谁还抽十元烟。他笑笑说:我就抽这个投口,习惯了。我知道他说的是假话,这种假源于对家庭的责任感,是爱的力量让他一直节俭并且自律。对这样的顾客我很尊敬,不仅是因为他是我的顾客,还因为他给我走好今后人生路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这样的人不是少数,勤劳节俭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普通百姓只要有点积蓄哪个不是这样积攒下来的。
对我有同样教益的顾客还真有幸遇到不少。有个顾客我只是面熟,姓甚名谁一概不知。一回生二回熟,就开始赊欠。别的顾客赊欠我很反感,但是他赊欠我就没有这种感觉。
我推测这人家庭收入应该还可以,小两口都打工,女的在本地干,男的在临县开发区做活。一个孩子上小学。
男的每天早晨六点多就出发了,晚上六点多才回来,多数时候他回来时我们都吃过晚饭了。
他赊的都是低档烟,十元以内的;也不是天天赊,隔一段时间赊一回那种。
当今社会只要有手机不带现金也能走遍天下,前提是手机里也要有钱。
所以赊了几回,我基本可以给他画像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壮劳力,老实本分,早出晚归,而且是出的苦力——我从他工作服上的脏渍可以判断出来——赚的钱不会少。而且他上班的地方工资发放及时,没有过拖欠。这个我也了解,因为周边在那干活的不少。
这么说,结论就来了:每月的工资可能都准时交给老婆管理了,他需要花钱的时候就去申请,所以才会有口袋和手机偶尔缺钱的情况发生。
这么做可能有他自己的目的,把钱攒起来,留作大用。比如买车,比如买房,比如留着作孩子读大学的费用。
所以每次见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来赊欠,我都没有给不好的脸色或者说难听的话。他和我的孩子年龄差不多,他的责任感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显然高于同龄人。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让我心生很多感慨。
但是凡事不能太过,走向极端也不好。有个熟客,五十多岁,老家有房子,本地街上有门面,市区一次性全款买了三套商品房。这种条件碾压全镇百分之八十家庭完全不成问题。经济条件可谓十分优越。
他每次来买烟都是挑最低档次。和他条件不相上下的,别人都抽二十元左右的了,他还是抽五元烟。后来五元的价格没有了,才被迫追价。身上衣服一直都是老一套,也不整洁。节俭固然是好事,对自己太苛刻也没有必要。有一次来买个一元钱的打火机,都用了三四天了,还拿来调换,说是气不足。要是换了别人,即使真的质量有问题,都用了好久了,也不好意思来找麻烦。一则金额太小,二则买当时也经其亲自检验合格了,三则用了一段时间了,到底气怎么没有的是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当时感觉这种人无趣得很,也就没多说,直接重新拿了一个给他。虽然这么有钱,老婆一直看不起他,可能也缘于这种处事风格。后来发生了很多不可言传的故事,想必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出几分。
一个人对家庭和生活的态度,总会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体现出来,卷烟交易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一个人抽什么价位的烟并不重要,正确的人生观才是魅力所在。所以,我一直很尊重那些抽高档烟的财神爷,但在内心更对那些负重前行的奋斗者充满敬意。零售人做生意积累的财富中,就有这些精神财富的影子。有了富足的精神世界,生意才会越做越旺。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