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总在寻求安逸的人,我如候鸟一般循着四季的变化寻求不同的理想栖息地。春天,郊外那两棵大树之间拴着的帐篷就是我的家,就着徐徐的春风抽一支小烟,是我的春季日常。如今,夏天到了,东北松花江凉凉的江风、大连海边缓缓起伏的波浪,又在不停地召唤着我「回家」。
没有人不喜欢夏天的东北,也没有人不喜欢在东北抽支烟。
或许是天气凉爽的缘故,东北永远给人「慢」的感觉。
慢悠悠地逛早市挑选新鲜的能掐出水的青菜,漫无目的地在一条又一条地旧街道上散步,大脑放空地在江边或海边坐上一整天。连白云也是慢的,懒散地堆积在松花江的上空,久久不动……
在东北,抽烟也是慢的。
天下皆知,东北人爱抽细支烟。一支纤细悠长的卷烟夹在指尖,连八尺的彪形大汉也变得优雅起来。夏日的傍晚,江边的人悠闲地抽着细支烟,任凭路人来来去去,任凭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旋转跳跃,我自慢品这醉人的江风与悠然的生活。
细支烟能在东北长留,除了因为地域和历史的缘故外,腔腔认为,还与人文有关。常规烟焦油含量高,烟气也粗,抽多了总感觉口干舌燥,与「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急脾气一碰就燃。而细支烟则不同,相对湿润的口感与低焦油含量让人清心静气,漫享美好时光。
而且,东北人具有艺术天分,这也使其与「含蓄」的细支烟更为契合。双方一碰撞,就有许多的故事与巧妙的话语囤积在了嘴边,只等酒杯一碰,就倾口而出。
烟支品类没有地域之分,但细支烟天然属于东北,是东北的外地土特产。
游客们到了东北,就会不由自主地跑去路边小店,买上一包来自几百、几千公里之外生产的细支烟,然后一边走路一边品吸,很快就能与当地人融为一体。在东北,抽着细支烟的你,只要不开口说话,就没人知道你是外地人。当然,东北话也很好学,与东北人混个三五天,人人都会染上东北腔。
东北不只有细支烟。
某种程度上而言,东北是细支烟的「搬运工」与「消耗者」。甚至可以说,除了长白山(777)以外,东北当地所产的卷烟更多的是以地缘上的特质化,而非细支的烟支形态,而盛名在外。
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代表地域,东北各省正在全力发展自己的产品。黑龙江省的「老巴夺」和「哈尔滨」,吉林的「长白山」,辽宁的「人民大会堂」都是属地品牌。这些品牌深度挖掘地缘特质,打造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卷烟,比如哈尔滨(中央大街)、长白山(人参参缘)、人民大会堂((辽宁16)等,每一款烟都是一个地方景色、一个城市故事、一味人间烟火。不管是否是「宇宙的中心」,不管是否是全国潮流的生发地,东北都在努力生长,孕育无限希望。
没有人不爱东北,没有人不想在炎热的夏天去东北的江边抽根小烟。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