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发展数十年,口粮烟是其中一个颇为关键的消费用途。可以说,中国烟草的半壁江山都是靠口粮烟撑起的。几十年来,口粮烟从最初的几块到现在的几十块,满足了几代人的消费需求,也为国家税利做出了较大贡献。
那么,你知道各个时期的口粮烟代表吗?
“经济”、“合作”牌卷烟
20世纪60年代末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全国近百家烟厂共同生产“经济”、“合作”牌卷烟,其间这两个牌号的卷烟包装,都使用了粗糙的白纸、土纸,有的厂家甚至使用当时称之为“马粪纸”的手工粗糙纸张,商标图案是千篇一律的“麦穗”、“齿轮”、“拖拉机”之类的具有特定历史特点的图案。
“牡丹”、“大前门”、“红双喜”、“云烟”
中国卷烟工业在历经曲折,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初步形成以“上、青、天”为代表、为龙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全国各地大小烟厂的纷争时代。这一时期尤以“上青天”的“大前门”,上海烟厂的“中华”“牡丹”及云南纸烟厂1958年创品牌的甲一级优质烤烟型“云烟”在西部的崛起为代表。“牡丹”、“大前门”、“红双喜”、“云烟”成为受大众喜欢的口粮烟。这一时期的包装也初步变得精致。
“一云、二贵、三中华”
80年代,云南产烟“云烟”、“红塔山”,贵州产烟“黄果树”,上海产烟“中华”、“牡丹”,从品牌到包装引导中国卷烟消费市场的局面。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首先放开13种名优卷烟价格,即“云烟”、“红塔山”、“阿诗玛”、“红山茶”、“茶花”、“大重九”、“玉溪”、“恭贺新禧”、“石林”、“中华”、“牡丹”、“红双喜”、“人参”。
这一时期的口粮烟也在这些牌号中诞生。“阿诗玛”、“红塔山”、“云烟”、“石林”等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卷烟。可以发现,当时的口粮烟以云产烟为主。
“三红一白”
世纪之初,“三红一白”即“红梅、红河、红金龙、白沙”成为中国口粮烟的基础部队,是当时百万箱的大品牌,为中式卷烟的品牌规模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红塔山(软经典)、白沙(精品)、红塔山(硬经典)到今天仍然是各自品牌的销售主力。
“四红一白”
在2009年前后,中国烟草行业有5个年销量超过两百万箱规模的大品牌,分别是“白沙”、“红金龙”、“红塔山”、“红旗渠”、 “红河”。
从“三红一白”到“四红一白”,“红梅”退出,“红塔山”和“红旗渠”加入。品牌的变化,反映的是企业策略的变化,也反映了市场的选择。
大单品时期
在2010年后,借助口粮烟市场,新的大单品陆续形成。南京(红)、云烟(紫)、白沙(精品)、利群(新版)、红塔山(软经典)在新的时期继续陪伴着诸多的消费者。
口粮烟的结构提升时期
2013年左右,云烟(紫)、利群(新版)、芙蓉王(硬黄)、黄鹤楼(软蓝)、玉溪(软珍品)等大单品成为全国市场上颇受欢迎的口粮烟。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烟草的口粮烟消费结构已经开始小幅度的提升。
细支烟入驻
2015年前后,黄鹤楼(天下名楼)、南京(炫赫门)、“十二钗系列”、入驻,连同上一时期的常规烟一起,成为新一个时期的口粮烟。
这一期时期,细支烟进入口粮烟系列,可以看到大众对口粮烟的定义、对健康减害的态度都有了新的思考。
口粮烟结构继续提升时期
2016年后,贵烟(跨越)走进大众的视线,销量不断提升,坐稳了普一类口粮烟的位置。之后,随着芙蓉王(硬细支)、芙蓉王(硬中支)、天子(金)的加入,这一时期的口粮烟被再度丰富。
从口粮烟的迭代上,可以看到中国烟草浩荡的进程,中式卷烟波澜壮阔的发展,看到细支、中支的加入,看到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历程中烟草消费的提升。窥一斑而见全豹,小小的一款口粮烟,让我们看到了厚重的百年中国消费史。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