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烟草种植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因此烟民人口众多。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有3.6亿烟民,烟民队伍庞大。
受诸多因素影响,虽然我们一直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并积极推行控烟工作,但吸烟现象依然存在,烟民不减反增。特别是现代生活工作压力大,高房价、高消费、超强度工作,使得一些人身心疲惫、焦虑不安,吸烟便成了他们缓解压力最好的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强烈追逐健康时尚生活理念,因此追求时尚健康、幸福美好生活成为大众共识,成为众多人的共同期盼。虽然很多烟民对吸烟危害性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开始自觉或减少吸烟量,有的人甚至戒了烟,但是非烟民和烟民之争却一直未停止。这对站在两个不同视角的矛盾体,在吸烟方面的观点截然对立,向来针锋相对。烟民为自由和权利,非烟民为健康危害,各人站在自身立场,都有道理。但是因此引发矛盾和纠纷,甚至造成恶性社会事件,那就特别不值得了。生活中因吸烟酿成悲剧的例子不少,教训深刻,烟民和非烟民都应该深思。
对于烟民和非烟民来说,要做到彼此善待,才能和谐你我。换句话说双方姿态都要放高一些,学会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以礼服人。并且要认识到求同存在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摩擦和纠纷,减少异议。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忍耐和忍让是最好的“和谐剂”,大大降低矛盾风险。
例如烟民要加强自律,吸烟一定要文明理智。在烟瘾发作想吸烟时,就要考虑时间和场合是否允许,是否适宜,如果是不允许不适宜吸烟的地方,那么坚决不吸烟。如果一时冲动没有控制住吸了烟,碰到非烟民劝阻或反对,那么一定要及时反省自己并尊重对方的建议,主动熄灭手中的烟,并多用“对不起、抱歉”等词真诚表示歉意;这样就会大大建少与非烟民之间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同时非烟民也要学会理解、善待烟民。不要对烟民吸烟行为有极端的敌视态度,不要正面冲突。不能因为自己对吸烟行为反感,就对烟民有歧视、有非议、有偏见,毕竟烟民吸烟是他们的个人权利与合理诉求。因此,当看到烟民吸烟有可能对自己产生影响时,可以上前劝阻,但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尤其要注意语言和语气,不强迫式、不命令式。要多用“请、谢谢”等富有礼貌的词语,彰显礼仪素养的同时,更容易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文明和谐是新时代社会风尚要求。烟民和非烟民之间做到“彼此善待,和谐你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的体现。只有双方换位思考,放高姿态,融洽沟通,举手之劳间既不伤面子,不伤自尊,更能增进社会和谐氛围。“彼此善待”其实也是一种做人道德要求,也能体现一种心境、一种情怀、一种格局。
当然无论非烟民姿态怎么高,能善待,能避让,主动消除矛盾发生的可能性。作为烟民都应该加强自律,文明理智,从自身做到不让“二手烟”甚至“次二手烟”对他人造成不适和危害。如果烟民和非烟民能彼此善待,融洽相处,那么也就不会产生各种吸烟纠纷的“闹剧”,生活中便多了更多的文明、和谐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