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卷烟厂的历史变迁
阜阳卷烟厂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人民烟厂。1949年12月,界首大众烟厂并入阜阳人民烟厂。1956年9月,临泉大众烟厂、涡阳职工烟厂并入阜阳人民烟厂。1963年亳州新华烟厂并入阜阳人民烟厂,同年12月,改称阜阳卷烟厂,隶属中国烟草工业公司上海烟草分公司。
1966年,阜阳卷烟厂隶属蚌埠烟草分公司。1980年,安徽省烟草工业公司成立,阜阳卷烟厂由地方划归安徽省烟草工业公司。1981年,阜阳卷烟厂由副县级升格为正县级建制企业。
2000年4月,阜阳市烟草专卖局、阜阳烟草分公司与阜阳卷烟厂分离,阜阳卷烟厂成为卷烟工业生产企业。在烟草行业的变革浪潮中,与蚌埠卷烟厂、芜湖卷烟厂、合肥卷烟厂、滁州卷烟厂一起与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联合重组,实行公司制运作,更名为安徽中烟工业公司阜阳卷烟厂。
阜阳卷烟厂曾生产过哪些产品?
1.记忆中的淮河
我现在的邻居张老伯,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在乡合作社里当销售员。他说,当时的收入水平低,农民和乡镇的干部们抽烟主要以旱烟为主,很多农民干活儿时,腰里别着旱烟袋。累了就装上一锅子烟叶,美美地抽上几口。遇到关系不错的人,还会重新装上一锅子烟叶,将烟袋递给对方,“抽一袋,解解乏。”
那时候,大家对个人卫生都不太讲究,往往直接从对方手中接过旱烟袋,蹲在地上吞云吐雾。完事之后,再将旱烟袋还给对方。
至于乡合作社里的柜台上,销售的也有成包的卷烟。主要品种有淮河、大铁桥、团结等。其中淮河香烟就是阜阳卷烟厂生产的。
大铁桥和团结则是蚌埠卷烟厂生产的,而团结牌香烟又分为不带过滤嘴和带过滤嘴的。没有过滤嘴的,农民称之为“小团结”。有过滤嘴的,农民称之为“大团结”。之所以这样称呼,一是因为农民认为带过滤嘴的更高级,就以大小区分;二是因为,有过滤嘴的香烟烟盒大于没有过滤嘴的,所以称之为“大团结”。
2.九十年代的阜阳和钟鼎
八十年代起,张老伯辞去乡供销社的工作,自己当起了个体户,从事烟酒百货经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抽旱烟袋的农民越来越少,他的门市部里香烟的品种越来越多,档次也不断提升。
1990年以后,张老伯店里销售的香烟主要以阜阳卷烟厂的产品为主,主要分为阜阳和钟鼎两大类。因包装的不同,阜阳牌香烟主要有软盒和硬盒之分;钟鼎牌香烟除了分软硬盒之外,还因外包装的颜色不同,分为白包钟鼎、黄包钟鼎和红包钟鼎等。
张老伯至今记得,那时候的软盒阜阳烟,每包大约0.9元。钟鼎香烟的价格则从1.2元到2.5元不等,一般情况下黄包钟鼎已经是比较好的了。而且,那时候的香烟定价与现在不同,硬盒香烟的价格往往高于软盒香烟。
3.典范之作王中王
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阿诗玛、红塔山等走红,出门办事时阜阳卷烟厂生产的阜阳、钟鼎已经拿不出手。因为阿诗玛的价格大约每包八九元,红塔山每包高达十二三元,成为求人办事的标配。
阜阳卷烟厂为了与阿诗玛、红塔山争夺市场,研发了新产品王中王。
据说,王中王也分为多种,包装不同,价格从10元到十几元不等。但是,很多人至今记得,当年价格10元一包的王中王抽起来最为柔和,其品质可以与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一线品牌相媲美,可以说是阜阳卷烟厂的典范之作。
遗憾的是,阜阳卷烟厂与安徽中烟工业公司重组后,当年的品牌均不复存在。
4.最后的产品香梅
我家长兄是个资深烟民。1999年入伍时,父亲为他送行时,在行囊里给他塞了一条王中王。到他退伍时,嘴里叼着的则是香梅。而且,他经常把香梅的广告语“香梅一支天地春”挂在嘴边。
那时候,他每个月工资600多元,所抽的香梅一包售价五六元。吃吃喝喝之后,一个月还可以剩下200元左右。这200元基本上都成了我在县城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
5.少有人知的药物香烟
香梅之后,阜阳卷烟厂再也没有了自己的产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上世纪80年代,阜阳卷烟厂还生产过药物香烟。
相关资料显示,1984年阜阳卷烟厂与安徽省医药科学研究所合作,联合研制了“金灵通”、“维尔康”疗效型卷烟,并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通过鉴定。论文《关于药物香烟的探讨》还曾获安徽省1985—198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