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年在汉中邮政大酒店开公司宣传报道会议,烟厂的一位老同志老吴在座谈时激动地说,自己从事新闻宣传好多年,写了好多消息、通讯,热爱这项事业,谁也夺不去我的笔。当时大家都很惊讶,都很佩服,都很感动。这事过了好多年,我至今记得。
谁也夺不去我的笔,这句话多么铿锵有力,多么充满自信,多么富有精气神,多么振奋人心,多么催人奋进。后来,我也是用这句话激励我自己,拿起笔,写下去,抒发心中的豪情,浇铸心中的块垒,把生活充满激情地进行下去,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标奋勇前进,让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老吴这个老同志确实了不起。他曾在厂办公室、宣传科等部门工作过,曾当过宣传科科长。多年来,他写个不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行们曾亲切地称呼他“吴大腕”、“吴作家”。比如说,1992年,他写的散文《新集社火》,登在《人民日报》副刊上。汉中日报社原编辑、北京大学毕业的刘隆有先生曾在一次培训会上说,有的人就是写一辈子文章,不一定能上《人民日报》,老吴确实可以啊。
当然,老吴的拿手好戏还是写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之类文字。多年来,他热情歌颂企业的好人好事,比如与老钱合写的《晚霞似火——记二厂厂总工程师王景昌》(1994年)、《机修能手——记二厂机修工殷晓琴》(1994年)、《青春的追求——记汉中卷烟二厂车间主任蒋正林》(1994年)、《亿元管家——记汉中卷烟二厂总会计师王安寿》(1996年)、《光辉是这样诞生的——记全国烟草系统先进集体汉中卷烟二厂》(1997年)、《红玉闪烁铸辉煌——记汉中卷烟二厂厂长姬成师》(1997年)等,曾登在《金叶芳草》、《金叶风采》、《金叶情怀》、《陕西烟草》上。他写的《执着的追求——记汉中卷烟二厂挡车工许维贤》(1997年)登在《金叶情怀》上。
他与吴全民、丁小村合写的《汉烟魂》,他写的《抢抓机遇求发展 开拓奋进谱华章》、《抓好党建促发展》、《真抓实干谱新篇》、《机台上的青春之歌》、《“红玉”一跃上红榜》、《用品牌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刘光朗放歌唱公主》、《汉中卷烟二厂品牌简介》等,登在《汉江烟草》(汉中卷烟二厂建厂30周年厂庆特刊)上。
老吴写的有关烟草论文,比如《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作用,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1991年),登在《陕西烟草》1期。《以名牌拓市场,以质量求效益》(1997年),登在《陕西烟草》总26期。
老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对我的工作与生活也很关心。记得我刚进厂不久,在企管科工作,几乎还不懂事。那时,需要编印《机关科室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汇编》,我和老吴合作共事,他的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鼓励我写文章,我记得写了一篇短文章《一把小剪刀》,登在《汉江烟草报》上,他当时担任厂报编辑。还劝我多写评论文章,少写些散文,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管理主张和见解,为企业生存发展服务。后来有一次在汉中召开宣传培训会议,老吴邀请我参加,他说主要是想给我改善一下生活,好好吃喝一顿,让我很受感动。
在文艺作品创作方面,老吴还是一个多面手,能写诗歌、快板,还会写歌词。他和孙伯和写的《巴山山歌联唱》,他写的的《烟草颂》、《烟厂靠我扛大梁(小合唱)》歌词,等等,登在《汉中市烟草志》烟草文化部分。他创作的歌曲《厂长和咱格外亲》,1997年10月11日就被评为汉中“红玉杯”歌曲创作评选特等奖。他写的《我为烟厂当黄牛》、《公主传香》等诗歌脍炙人口。他写的《齐心协力求发展》(群口快板)当时也朗朗上口,很有气势和影响。老吴的照相技术很过硬,经常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贡献力量。1994年我结婚的时候,婚礼照相就是老吴帮忙,现在我偶尔翻翻影集,总是想起老吴的摄影艺术,非常感激他的好心善举。
值得一提的是,老吴1996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总公司表彰为科技信息先进个人。1992年,被汉中地委宣传部表彰为优秀通讯员。1992年被陕西省烟草公司表彰为优秀记者。
退休后,老吴也没有闲着,而是继续发挥余热,在南郑区民间协会等地方工作,写了一些材料,出了一些书。近期又被单位返聘编写厂志,老吴呕心沥血,奋笔疾书,为烟草事业继续拼搏、奉献。万事不计较,烦恼就会少。天道酬勤,宁静致远。在这里,我衷心祝福老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每天都生活得精彩灿烂。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