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孔祥辉。”他热情地向我伸出手。
“四大家族里边的?”因为熟了,我跟他开起了玩笑。
“那是孔祥辉好不好。正好刚看了一本关于四大家族的书,我给你讲一讲。”他来了兴致。
他很爱讲书。我知道他记忆力很好,又爱看书,一本《亮剑》里的精彩对话他顺嘴拈来。他说他最大的梦想是当兵,而且是当一个像李云龙一样的团长,叱咤沙场。为了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把平时抽的卷烟放在包里,而平时学着李云龙的样子,兜里装着一只小笔记本,一袋子烟叶,没事的时候就卷两袋。
他的这一习惯在这种英雄情结的驱使下,坚持了相当一段时间。我劝他吸烟叶对身体不好,他反问我人家李云龙抽这个不是照样打胜仗?
我没法跟他理论,于是找了一些关于烟草知识给他看,对他说:“烟叶,香烟里的烟叶经过过滤,毒性减小了,而且带有过滤嘴,比抽烟叶安全多了。”
他听从了我的话,扔掉烟叶,改吸香烟。他说,你是赵刚,我是李云龙,你说的在理,我就听你的,谁让你肚子里文化水多,是指导员呢!
孔祥辉是个有大志的小伙子,他是泰安人,带了几个老乡来我们沧州搞网通工程。他们对外是一个公司,其实我明白他的底细——就是五个人,一辆双排车,还有一套安装工具。但是他们很能干,什么活都敢接,也干得蛮好,好几个县的电信部门都邀请他们去。我时常看到孔祥辉换上一身笔挺的西装,蹬着锃亮的皮鞋,夹着一只鳄鱼的公文包去签合同、结工程款。他的包里放的是泰山(儒风),50块钱一盒,“家乡烟拿出来,见面亲好办事!”他说。
我和孔祥辉是在我的书店认识的。他干完一天活,总要到我的店里逛一逛,看会儿书,跟我交流下读书的感受。他是一个爱学的人。我也曾受他邀请到他们宿舍去小酌几次,他们的生活很艰苦,自己用电炉烧饭,简单的一菜一粥,每人四五个馒头。他们喜欢把米饭和面条搁在一起煮,说是家乡饭,这让我接受不了。
宿舍里的他们穿着随便,尤其是孔祥辉,大裤衩、跨栏背心,一双千层底布鞋,与他外出谈业务时的西装革履天壤之别。我笑称他在家是“粗人”一个,在外又是“细人”一枚。他说你这么分就有点草率了。就像这“粗烟”和“细烟”之分,纯粹是个人爱好,内在的气质都是差不多的。最为看重的,应该是别管是粗是细,它们有着浓厚的文化味,这才是最最关键的。
我十分赞同孔祥辉的看法,也对这个有文化的顾客另眼相看,经常和他一起闲聊,感觉能够聊到一起,是一种零售户和顾客之间的彼此幸福。
我喜欢听孔祥辉讲泰山的故事,有五大夫松的故事,有泰山石敢当的故事,泰山挑山工的故事,还有泰山奶奶的故事。我把他讲给我的这些故事再复述给来买泰山香烟的顾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家都说,很少有老板对泰山品牌香烟了解这么多,你这个卖烟的真有料!
其实我岂止掌握泰山品牌香烟的知识呢,还有玉溪、黄鹤楼、大重九等等香烟,上到历史变迁,下到地理人文,和香烟有关的话题,我都能讲出个一二三来。
这是因为我身边有个良师益友,只要孔祥辉来我店里,我就会让他多坐一会儿,找个由头,把烟柜上各种品牌的烟讲一讲,他在那边侃侃而谈,我在这边储存消化,这种学习方式,比上网浏览烟草文化网页来得灵活有趣,易于接受。
孔祥辉和他的团队转战啊东光县后,我十分想念他们,经常给他打电话过去问候,邀请他们再次来吴桥玩耍。人生得一知己,幸甚乐哉,不是吗?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