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到公元前316年的战国中期,巴人打破“汉不入土,蛮不出峒”的禁锢,与中原交流并未因战争而中断,推动了巴国与时代同步发展,也推动后来的恩施成为整个武陵山区与中原文化交流最多、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民族地区。
自宋末元初,中原战乱,恩施土司依然保持着“三年一贡”的习惯,但在元末明初,实行“一年三贡”,容美土司曾创下了47次朝贡的纪录,成为明朝年间最热衷朝贡交流的西南土司。在获得朝廷“回赐”同时,朝贡队伍与沿途各地扩大经贸交流,西瓜、土豆、玉米、小麦以及烟草成为最大的收获之一。
“烟草本是叶,中原本无种;明朝万历年,侨民带种归。译名淡巴菰,金丝醺为好八百里清江奔腾眼底,山水自成,孕育神奇恩施;四百年烟草葱茏岭间,生态仙居,展开如诗画卷。”位于神奇的北纬30°与东经110°交点上的巴国故里湖北省恩施州,虽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却是一片密林丛生、山环水绕的生态福地。它虽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但却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最早种植烟叶的,也产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烟草文化。
四百多年来,巴人后裔依然种烟、品烟、爱烟,形成了独特的烟俗,也留下了一段段广为流传的烟趣。
朝贡途中的舶来品
土司交换得,万历遍山野!”由万历后期民间艺人所写的歌谣《话说烟草》,形象概括了烟草的传播情况,也说明了烟草在恩施大山种植最早是在万历年间。
让明朝土司始料不及的是,烟草还成为了恩施大山的知名品牌。根据《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纪实》所载:“1916年,咸丰县烟叶(晾烟)品质优良,在博览会上获银牌奖”,专家认定,这是恩施大山最早产出的世界知名品牌。
大山种出的神仙草
“云树依微起各天,秋鸿春雁总茫然,长州苑里开花坞,阊阖门前种柳烟”,这是容美宣抚使、土司诗人田九龄在《紫芝亭诗集》中的作品,记录了当时的烟草种植情况,成为恩施最早的烟草种植资料。
“后金为阙玉为楹,瑶草琪花杂眼明,好是淮南成道后,共携鸡犬踏空行”“秋听黄鹂唤友频,一声才尽一声新,相思空折相思树,怅望无烟寄美人”,烟草起初成为寄托相思、表达情感的相思草。而后,烟草性温味甘的特点,让恩施本土医生对照《景岳全书》研究其药用价值,发现了御寒祛瘴之功效,“背痈、风痰、鹤膝皆有效也”,从情感价值到药用价值的延伸,推动了烟草在恩施的流行。
达官贵人的追捧,文人雅士的推崇,民间医生的宣传,山野匹夫的追风,使不少人由“萦而尝试”到“顷刻必需”,乃至“如感狐媚,如蛊妖色”,便有了“士人不吸烟饮酒,其人必无风味”的说法,便产生了“早晨把田下,薅了一大码,拜别主人家,要吃烟和茶”的烟谣,烟草与酒类、茶叶形成的“铁三角”关系中,烟草排在首位是因为烟草的感情价值、药用价值、社会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便有了吸烟品茶“受尽水深火热之苦,实则享受神仙之福”的口头禅。
烟杆勾出的黄金叶
“嗜吸者多,种烟者众”,当烟草的消费面越来越广时,土司便鼓励大量种植与中原交换,烟草成了恩施山区最早的“创汇品”,除可向衙门抵交赋税外,也形成了大山里独特的“烟币”,至明末清初,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清康熙二十二年(1863年),巴东县令齐望祖编纂《巴东县志》,烟草被列为“本邑物产”,“归州、长乐、巴东多地以烟为币”。而容美土司“烟户税,与火炕钱相等”,这是烟草作为“黄金叶”为民增收的最早印证。随后产生了一批“敖烟客”,也是最早的代理商,类似于现在的专卖店、精品店,“进必快,售必全”,乃至形成了最早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模式,丝烟、皮烟随之兴起。与之配套的烟杆、烟袋、烟壶、烟斗、烟筒也成为附属品进行交易。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