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十年间,烟袋在北京持续存在,主要是因为对那些购买力有限的人而言,这是最便宜的烟草类型。抽烟袋被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学表达方式将抽烟袋纳入日常行为,构成了故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30年代,关于“老北京”日常生活的历史掌故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文学类型。很多人怀念一种恐怕正在迅速消失的生活方式,受此启发,金受申等作家为报纸和杂志写专栏记录北京的传统习俗。在这类作品中,抽烟袋通常和斗蛐蛐、灯会、养鸟、地方吃食和手艺,以及季节性的节日并置在一起,代表了独特而节奏缓慢的北京生活方式。金受申自己也记录了几家著名的“老式”烟店,他们销售的烟丝和烟草用具深受北京居民的青睐。普通百姓如何点燃他们独特的长烟筒并吸上几口,这样的描写在文中比比皆是。金受申描绘的所有人物都穿着中式的长袍马褂,这表明他将抽烟袋塑造成一种过去的遗迹。
对“传统”北京的这种呈现,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北京的物质基础决定的。那时,北京的经济不景气,这座城市也在自我重塑年代,寻求财政收入的城市规划者有意强化了北京作为古代传统保留地的形象,城市官员转而热衷于将之打造成一个旅游胜地。京剧、皇家建筑、历史遗迹和传统手工艺品都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而城市的古老不再只是陈旧的标志,而是成了一种资产。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复杂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环境中,旱烟代表了更加悠闲的“生活艺术”,与“传统”的北京联系在一起。就像在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品中一样,在关于民国北京的小说叙事中,卷烟作为“现代”的标志也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北京已被重塑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习俗仓库。在这种“古老”城市的背景中,许多京派知识分子都感受到全球化同质性力量所带来的危机,而卷烟就是其显著标志。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