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烟草消费的性别史是复杂的,许多因素无疑会抑制女性开始使用卷烟。首先,许多女性只是没有充足的收入或者无法支配家庭收入来为自己购买卷烟。在20世纪初期的几十年中,都市女性明显的变化并非在全国各地都同样引人注目。机制卷烟,即使是用国产烟草制成,并在中国工厂中生产的最便宜的品牌,也比旱烟烟丝贵。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将烟草工业国有化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卷烟。在此之前,人均消费比例比美国和英国低得多。卷烟在华销售和消费的绝对数值令人惊讶(20世纪30年代售出的卷烟接近700亿支),而且主要集中于沿海省份和较大的城市。尽管居住在条约口岸的男性和女性都可以获取工业生产的卷烟,但在农村地区和内陆城市,在那些具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来购买卷烟的家庭中,可能主要由男性家长消费机制卷烟。
除了这些经济因素,在20世纪初女性吸烟的体面越来越受到质疑。政治忠诚和道德高尚的女性应该避免吸烟,哪怕在家中也是如此,这种观念于1911年左右在中国具有改革思想并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中间确立下来。只有道德败坏或者对国不忠的女人才吸卷烟,这种观点是在20世纪被慢慢建构起来。在20世纪头十年中,当时中国还处于清政府的统治下,体面的妇女只在家中吸卷烟或者烟袋。当时,作为中国第一批女明星和时尚潮流的引领者,上海妓女开始在到处走动时公开吸卷烟。清朝皇帝退位后,“新女性”、女学生和女性活动家也开始外出活动,并且大胆地在公共场所吸卷烟。在民国初年,卷烟和天足或者短发一样,象征一个女人认同共和理想和新的政治秩序。制造商在他们的广告中利用了这种情感,在20世纪30年代将吸烟的女性欣然描绘成爱国的女儿、贤惠的妻子和明智的母亲。
当然,在1900年之前,女性吸烟者在中国也遭到了反对。一个女人在她自己的家庭范围外吸烟被普遍认为是不雅的。改良派的知识分子创造了他们自己的禁烟话语,批判敢于公开吸烟的女性吸烟者。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