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以无烟环境建设、无烟立法、戒烟服务体系建设、宣传引导等为重点,无烟环境保护人口持续提升,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率持续下降。同时,多地出台或修订无烟法规,受到无烟保护的人数持续提高。未成年人的吸烟率也在下降,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已由2018年的26.6%下降至2020年的25.8%。但与此同时,电子烟的使用率却在上升。
图片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烟草流行监测结果》,2021年,大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0.1%,现在正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2.5%,均高于2018年成人烟草调查结果;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6.1%,现在正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3.6%,均高于2019年学生烟草调查结果。在电子烟的使用人群中,中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大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为了让未成年人远离电子烟,国家划定了严格的法律红线。
《电子烟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吸电子烟。第二十二条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在全国性法律中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第五十九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并对此设置了罚款、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最高50万元罚款的处罚。
电子烟消费群体出现低龄化趋势,也说明电子烟对未成年人更具有迷惑性。鉴于电子烟的潜在危害,2022年5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的《电子烟管理办法》规定,全面禁止销售烟草口味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电子烟管理办法》还规定电子烟产品应当符合电子烟产品包装标识和警语的相关规定。同时,《电子烟管理办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禁止在学校周边设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
自2022年10月1日电子烟进入常态化监管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共查办各类电子烟行政处罚案件1848起,烟草行业联合公安部门查处涉电子烟刑事案件398起,查获烟弹294万个,电子烟具73万个,一次性电子烟357万个,烟碱和雾化物9.8吨,配件10余吨,捣毁制假窝点25个、成品仓库36个,涉案金额约21亿元。
为确保电子烟监管制度体系落实落地,国家烟草专卖局接续开展了电子烟监管工作督查和规范电子烟市场秩序专项检查。规范电子烟市场秩序专项检查重点关注电子烟经营主体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情况。2023年3月1日至4月25日,各级烟草专卖局共出动10.6万人次、组成2799个检查组,对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主体等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有部分电子烟企业存在非法制售“奶茶杯”等调味电子烟违法违规情形。绝大多数零售主体合法合规经营,但有部分零售主体存在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非法渠道进货、销售“奶茶杯”调味电子烟等违法违规情形。
(呼和浩特破获的一起非法经营电子烟案现场)
在推进电子烟监管过程中,市场监管总局还与国家烟草专卖局两次联合下发通告,先后联合开展了电子烟市场专项检查行动、“守护成长”专项行动,出台《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指导电子烟质检能力建设,推动清退无证电子烟经营主体和清理互联网平台违规信息;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海关总署、邮政局等部门高效制定发布电子烟消费税、电子烟相关企业股票上市前置审查、电子烟进境携带、限量寄递、异地限量携带等政策;教育部门积极开展电子烟法制教育和科普宣传“进校园”等活动。
(广西桂林电子烟普法进校园宣传活动现场。刘波 摄)
这些行动有效保护了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侵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2023年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我国的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围绕这个主题,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尤其是积极开展了控烟宣传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了青少年对控烟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要持续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控烟立法和戒烟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要高度关注青少年吸烟问题,多措并举共同构建起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的防护墙。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