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与国标二次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蓝洞一直和行业产业链、店主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我们今天将这些情况做一个说明和呈现,供相关人士参考。
从企业端来说,正规电子烟产业链的态度是欢迎和支持监管,在无序监管时代,正规品牌被一些山寨作坊、通配产品搞得不胜其烦,吃够了偷鸡摸狗的苦头。
新规监管后,不仅明确提出了保护知识产权,还会将所有的电子烟产品流通从源头开始,到零售端,都有非常好的溯源和管控。可以预见,在监管生效后,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将不会再发生,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将处于正规、合法的市场进行竞争。
从店主端来说,由于涉及到产品标准、禁止细则、办证等信息众多,店主还在慢慢吸收,我们在持续进行的直播中也在和店主进行耐心解答,并邀请CEO和专家为店主连麦答疑,帮助店主更好理解新规。
由于禁售调味电子烟,很多店主的营收将受到巨大影响,营业额可能产生断崖式暴跌,这也是很多店主的实际情况,但也都能理解监管对青少年群体的保护,在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不能完全自律时,就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管介入。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不仅从店主端搜集和归纳了10大店主最关心的问题,还综合了产业链各企业的一些建议和声音,我们也想对此进行呈现,以方便监管部门参考和考虑。
无论是店主端还是企业端,都有一个共同的焦虑,那就是5月1日生效前的过渡期非常紧张。
《电子烟管理办法》3月11日正式发布,5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不到50天的时间中,相当于是国内电子烟行业要完成一次全方位的重建,难度极大。
店主端:最希望5月后有一段缓冲期去库存
监管生效后,可以预见的是,一线电子烟经营者生计面临巨大冲击。我们此前报道过,调味电子烟占目前销售量的90%,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一线电子烟经营者都面临失业。
电子烟行业委员会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有约5万家线下专卖门店,产业链上下游共有550万人就业。在2022年「稳增长」的大背景下,过于快速的推进监管落地,需要考量短期内对就业的影响。
对店主来说,最焦虑是现在该如何为电子烟店铺申请烟草制品零售许可证,目前最缺乏这方面的办证细则,这块我们给出的建议是随时和当地烟草主管部门保持联系,主动问询。
店主还担心5月生效以后,5月之前进的货品是否还能继续销售,包括水果味烟弹和不具有儿童锁功能的大量烟杆。
如果5月1日生效后无法销售这些产品,无疑会造成很大一部分损失,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在不确定5月是否可以继续此前生产的各种烟弹的情况下,最好的自救办法就是尽量去库存,尽量在5月之前消耗掉,尽可能减少损失。
我们肯定都无条件支持科学管理和监管,但也建议应考虑到短期内可能对一线店主就业的冲击。
店主现在最希望的是,5月监管生效以后,再有一个缓冲期,比如2到3个月,可以将门店的压力缓慢释放,并同时做好合规。
品牌端:急需细则,短时间内全部完成重建难度极高
蓝洞从品牌端了解到的情况可能更为严峻。
从3月11日发布的国标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和管理办法,规定5月1日起实施,不到50天的时间已被默认为是过渡期的明确期限。
我们了解到,在这不到50天的时间内,企业除了要做大量的合规和整改工作,还要对此前生产的库存产品尽快出货,可谓是双线作战亚历山大。
据蓝洞了解,电子烟行业一般提前一个季度对生产进行计划和预留,也就是说,要在短短50天内消化掉下个季度的库存,实际运作起来难度颇大。
电子烟管理办法目前尚缺乏各个环节的配套细则,如各环节的许可证申请流程、产品检验检测流程、一线门店由专卖店切换至集合店指引等等。
此外,根据国标二次征求意见稿,企业研发、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也需要相应的时间,如升级优化雾化杆具有儿童锁功能、推出符合国标的烟草味产品,还要通过检测,并上架全国交易管理平台,预计短时间内全部完成难度极高。
目前对品牌来说,缺乏各种细则,完全做不了第二季度的产品规划,也就无从谈起生产备货。
如果5月1日正式生效后,但各项产品研发工作尚未完成,可能意味着品牌无货可出,一线无货可卖,如果还无法清理以前生产的库存,则更可能失去生计。
这点非常现实,监管正式出台后,我们接触的上下游产业链均十分支持和欢迎监管,我们也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充分考虑上述实际困难,延长过渡期或者在5月后再设置一个缓冲期。
综合来说,品牌端希望相关监管部门能尽快把政策相关配套细则完整出台,非常希望有明确的时间点和缓冲时间,也希望主管部门对5月1号后区域执法机构的合理管理和执法给到明确指导,以免部分地区过度和扩大执法。
以上,是蓝洞近期走访和汇总得到的一线从业者实际声音和现状,非常支持监管,也希望一线的实际困难可以被看到。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