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利亚内萨(Frank Llaneza,1920~2010),毕亚松雪茄公司(Villazon & Co.)原合伙人。弗兰克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坦帕,与许多同时代的雪茄制造商一样,一生经历了雪茄业的起起伏伏,但他的成就超越了同时代的竞争者,被公认是洪都拉斯雪茄的“教父”。
初涉江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在上高中时,15岁的弗兰克就被父亲何塞安排课后到施瓦布·戴维斯雪茄工厂(Schwab Davis)上班,从打扫地板到给烟支头部打孔、装盒,熟悉工厂各项业务。当时,这家工厂是坦帕规模较大的雪茄工厂之一,何塞担任厂方经理,并于1920年与几个合伙人一起创立了毕亚松公司。
高中毕业后,弗兰克获得部分奖学金,准备前往乔治敦大学继续深造,但因当时仍处于经济萧条时期,他的父亲希望他早日参加工作,将来能够接管毕亚松公司。尽管十分不情愿,弗兰克最终还是接受了父亲的建议,1936年起正式到毕亚松公司上班。
开始,他的主要任务是往返古巴,跟随古巴当地一家烟叶加工商何塞·苏亚雷斯(Jose Suarez)学习烟叶种植、发酵加工、分级及配方设计等技术,并由此结识了不少雪茄界名人。
二战爆发后,弗兰克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役了4年半,退役后重新进入毕亚松工作,并于1953年接管了公司。当时,公司合伙人仅剩下弗兰克、他的父亲及哥哥乔(Joe),弗兰克负责监督50名雪茄卷制工人生产,乔负责公司日常管理,他父亲则选择在周末到工厂免费上班,一个人承担起烟支颜色分选及装盒等工作。
适时转型
战后,刚开始走向复兴的雪茄业突然遭到美国政府大量倾销战时雪茄剩余库存的严厉冲击,价格与成本的严重倒挂使得坦帕当地大批雪茄工厂破产倒闭。毕亚松公司则非常幸运,他们正好赶上二战期间定购的雪茄加工设备到货,于是迅速转向生产价格低廉的机制雪茄。
在公司发展进入上升期后,弗兰克趁机兼并了多家工厂及其品牌,包括何塞·阿朗戈公司(José Arango & Co.)、巴斯迪洛与迪亚兹(Bustillo & Diaz)、哈瓦那首选公司(Preferred Hawana Co.)和安东尼奥公司(Antonio Co.)等。
1950年代,毕亚松公司日产量由1万支~1.5万支增加到2.5万支,其中大部分为手制雪茄。雪茄品牌也从初期的毕亚松、古巴别墅(Villa de Cuba)拓展至邦塞斯(Bances)、伊顿(Eden)等。烟叶原料主要使用奥利瓦烟草公司(Oliva Tobacco Co.)采购加工的古巴烟叶,埃德加M.卡尔曼的父亲——小约瑟夫·卡尔曼同时供应部分康涅狄格外包叶。
快速发展
1955年,埃德加M.卡尔曼的哥哥——时任菲莫烟草公司副总裁的约瑟夫·卡尔曼三世主动上门找到弗兰克,请求其代为加工本森海孜机制雪茄,这项新业务成为毕亚松公司发展历程上的转折点。
1956年,弗兰克出资收购非古巴商标埃尔雷伊·戴尔蒙多和A.阿万斯之花(Flor de A.Allones)。
同年,弗兰克在纽约与菲莫公司商谈加工业务时,一位朋友建议他上门拜访丹碧公司(Danby)创始人丹·布卢门萨尔(Dan Blumenthal,时为古巴烟叶和雪茄经销商)。两人一见如故,并约定由布卢门萨尔独家代理邦塞斯品牌。
1958年,弗兰克的哥哥乔退休并退出公司经营。弗兰克决定改组毕亚松公司,布卢门萨尔顺利地成为毕亚松公司合伙人。
1959年,通过布卢门萨尔居中协调,弗兰克有意从古巴移民帕里西奥家族手中收购庞奇、奥约·德·蒙特雷、贝琳达等商标。但家族族长费尔南多·帕里西奥(Fernando Palicio)一直幻想有一天能够返回古巴,因而并不愿意出售。经过协商,毕亚松公司开始生产使用100%古巴烟叶的帕里西奥之花(Flor de Palicio)雪茄,并支付帕里西奥家族相应版税。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