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38项落实政策,共44点具体内容。其中涉及物流与供应链相关政策落实内容高频出现,如“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快递进农村”、“维护供应链安全”、“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许多重大物流与供应链政策即将出台。笔者根据《意见》梳理,以下十五个政策方向,将在年内陆续出台并落实相关物流与供应链政策。
政策方向一:财政支持民生物流
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增幅均超过10%。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解读:一财政支持保就业。目前各类外卖骑手、跑腿平台注册人员约600万人,全国快递员从业人员约400万人,主流车货匹配平台注册司机已多达逾500万人。新型就业平台是否可得相关扶持,进而反哺平台从业者?二,财政支持保民生。消费电商正在成为民生保障新支撑,而消费物流处于薄利经营,在物流基地和现代化设施设备,尤其农产品冷链基地建设需要财政支持。
政策方向二:物流税费或得照顾
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各地要把减税政策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
解读:中国物流市场,中小企业居多。2020年6月,“物流降成本24条”出炉,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措施,降低物流税费成本。此次国务院分工继续推进降低物流税费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打通物流成本瓶颈,提振企业和市场信心。
政策方向三:支持供应链金融
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解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2020年,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文件,首次明确供应链金融,八部门首次联手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面对疫情冲击等挑战,今年或在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上深化政策,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完整和稳定。
政策方向四:新物流灵活就业
着力稳定现有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
解读:就业是“六稳”“六保”工作之首,受疫情冲击的影响,包括部分物流企业出现裁员或者降薪。同时,这几年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带动了新就业,据测算,150件快递就可以稳定一人就业,快递业每年新增就业在20万以上。除了外卖、网约货车服务外,新型众包或加盟式快递平台如丰网速运、京喜快递等将带来大量新就业机会。
政策方向五:公共物流平台监管
把有效监管作为简政放权的必要保障,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取消或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提升监管能力,加大失信惩处力度,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
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
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
解读:近些年“互联网+物流”相关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行业或将迎来一大批新入局者,但同时,监管也对物流平台的信息化与合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需要对网络货运、快递、海运、供应链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面有效监管。另外,资质证照电子化和全国互通互认等便民举措的实行,需要深入推进物流领域线上“跨省通办”。
政策方向六:降低物流生产经营成本
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收费水平。
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坚决整治违规设置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
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
解读: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7方面23项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此次国务院分工要求限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机场、港口等)领域落实降低收费水平,高速公路落实差异化收费等都有利于降低物流经营成本。
政策方向七:优化和稳定供应链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解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一定影响,凸显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这就需要,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的自主可控,打造以我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推进国货国运,尤其高科技产品物流,从物流业深入供应链全流程合作,保障供应链全流程安全。
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
解读:2020年年底,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开发表指导意见,鼓励在港口、机场、物流场站、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以及建设工地等环境相对封闭的区域开展自动驾驶载货应用。目前,在港口无人驾驶赛道,已有主线科技、西井科技、畅加风行、飞步科技和牧月科技等多个公司在研发解决方案,并在多个港口进行试运营。
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解读:近些年,快递公司、外卖平台等企业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维护数据安全。
政策方向八:稳定扩大消费物流
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
解读:快递进农村是打通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离不开城乡物流体系支撑。“加快电商和快递进村”等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国家相关部门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的出台,为快递企业和从业者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解读:物流货车、快递电动车充电桩。解读快递三轮车电池回收。该分工或将加速推进城市充电桩、换电站等建设,为城配物流电动车使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回收动力电池,也为快递等领域电动车电池回收提供保障。
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
解读: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兴起给物流业带来了很大的增量,但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和网络的完善,还需要政策给与支持。
政策方向九:支持物流新基建
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
解读:政策利好之下,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物流新基建迎来重大契机。在新基础设施建设中,物流和供应链在智能化轨道上向智能物流、智能供应链升级发展,值得重视和期待。
政策方向十:保粮食供应链安全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解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当引以为戒。分工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都需要强化从粮食供应链角度设计,构建产、供、储、运、销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保障体系,确保粮食供应链安全。
政策方向十一:保障外贸物流
稳定加工贸易,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发展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
解读:目前,中国已经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协定的核准,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随着RCEP自贸区国家进出口量及投资逐步提升,对跨境物流的需求也将呈现上升态势。
推动国际物流畅通,清理规范口岸收费,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解读:各地方口岸收费管理,规则标准有别。该分工明确提出清理规范口岸收费,在政策建设上强化跨部门协同,更利于外贸物流发展。
政策方向十二:打造国际物流新高地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发挥好各类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
解读:“十四五”开局之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再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海南自由贸易港可发挥政策叠加优势,有效利用外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贸易港之间的物流供应链通道,年内或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政策方向十三:共建一带一路物流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化法律服务保障,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
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次提及共建“一带一路”。包括国际货运班列、国际航空货运机场、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和技术等协同,预计相关部门会在政策引导上加大力度。
政策方向十四:快递外卖包装物流
有序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解读:实施绿色物流是一项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更重要的是,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能够以绿色物流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
政策方向十五:发展绿色低碳物流
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解读:我国国内运输物流75%以上靠公路货运,公路货运企业是碳排放大户。包括中储智运等网络货运平台以及货拉拉是城配货运平台,或可监测碳足迹,在推进低碳绿色物流方便,监管或可考虑与平台联动协同,同时借助平台推广新能源车。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