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检查一下烟枪布带张紧轮?”在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的卷包车间,机声隆隆,面对出现的“跑条”故障,人群中一个个子不高的操作工师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经过几分钟的仔细检查,发现确实是两个张紧轮位置不同步造成的,经过反复调整张紧气缸之后,设备终于重新运转起来。
工作中的张创。罗翔 摄
“一眼就能看到症结所在,不愧是制造工匠!”现场的员工纷纷对那位操作工竖起了大拇指。张创,常德卷烟厂一位接高速挡车工。近20年来,他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从事卷接机操作,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称号,是该厂最年轻的“资深制造工匠”。
“工匠”不是一日成就,是日以继日、年复一年锤炼而成。1995年,张创从部队退伍回来,进入了常德卷烟厂。从军营到工厂,面对陌生的卷接设备,他没有退缩,而是凭借军人那股不服输的拼劲,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旅。
“退伍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张创这样说道。上班时,他紧跟师傅的脚步,虚心请教;下班后,他依然沉浸在设备的世界里,反复琢磨。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率,他借助部队提高成绩“掐秒表”的方式,利用MES系统记录自己每一次完成“穿纸”和更换布带、吸丝带时的时间,在争分夺秒中提高自己。随着日复一日的坚持,他总结出了10多万字的操作笔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张氏操作法”。正是这种在军营中磨练出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让他在车间里脱颖而出,成为了该厂最年轻的操作技师。
维修技能专家刘体刚对张创的评价是:“一看就是个能成事儿的人,有股子军人的韧劲、狠劲。”
2008年,工厂引进了一批德国豪尼公司生产的PT2-2机型超高速卷包设备。这是该厂首次引进该型号超高速卷接机,由于国外技术封锁,没有参考资料,没有技术队伍,给调试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边是新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刻不容缓,一边是无先例可循的国产化改造遇到瓶颈,如何让新设备顺利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是团队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这一新挑战,张创心里只有部队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为此,他主动申请加入调试队伍,多次向设备代理公司寻求设备文献资料,为了获得更多有用信息,他牺牲休息时间,主动跑到设备主机厂学习。在他的努力下,带领团队成员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功让第一台PT2-2顺利交车投产,将卷接生产速度由8000支/分钟提高到了16000支/分钟,实现了超高速设备从0到1的突破。
看到这一成果,他笑着说:“部队教会最多的就是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现在虽然退伍了,但那股子拼劲儿更不能丢。”
正是军人这股精气神,让张创不仅敢创也敢做。面对卷烟纸接纸波动问题,他自制纸边稳定小工具,提高烟支质量稳定性。面对接装纸多张质量问题,他每天连续几个小时盯着接装纸供给系统,最终创新性提出了为高速卷烟机加装缺滤嘴光控报警装置的建议。这一装置成为卷烟质量风险管控的“神器”,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他坚定地说:“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而我的职责就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为国家生产出优质的卷烟。”
“传帮带”是部队一代代军人传承下来的光荣传统。为了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人,张创根据笔记内容,编制了PT2-2设备操作经验案例15份,并参与了《PT2-2 SOP操作手册》、《PT2-2 SOP保养手册》等相关文件的编写。这些文件填补了高速卷烟机操作技能培训教材的空白,成为一线操作工的学习“宝典”。张创感慨地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军人精神,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扬这种精神。”
“师傅总是以身作则,他那种军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徒弟董道宇希望自己未来也能够成为张创一样的“专家工匠”。
从普通学徒到金牌操作工,张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军人本色。他始终用执着专注的态度、敢闯敢干的拼劲、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断践行着“零缺陷、零失误、零容忍”的质量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坚实前行。他的故事,是每一位退役军人在新的岗位上续写辉煌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军人精神的生动体现。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