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中烟西昌卷烟厂的动力车间,有一位名叫林波的老师傅,他是一位很“唠叨”的人,设备遇到故障,总是会跟年轻人絮絮叨叨:“这台设备出什么问题了?为什么出问题?之前是不是遇到过这种问题……”作为一名技术前辈,他总想着帮助年轻人把每一个问题弄清楚、搞透彻。自1991年带着热忱进入动力车间,他便与这里的每一颗螺丝钉、每一根管道结下了不解之缘。
安全守护者:消除隐患、筑牢防线
“安全,就是咱们的饭碗。”林师傅总是这样提醒着大家。一次,锅炉房的天然气管道因地基下沉出现了泄漏,这不仅威胁到员工安全,还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林师傅接到通知后,迅速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拿起工具箱,直奔现场。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管道与地基的接缝,用尺子测量下沉的幅度。随后,他指挥团队成员在管道下方安装了支撑架,用特制的填充材料加固地基。林师傅亲自动手,一锤一锤地敲打着,确保每一处都牢固无误。经过几个小时努力,泄漏被成功封堵。安全隐患消除后,林师傅还设计了一套预防系统,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同时,林师傅作为兼职特种设备安全员,一直严格监督设备的安全运行,用他的行动诠释安全责任与担当。
技术攻坚:燃烧机故障的克星
“燃烧机这家伙,就得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这是林师傅维修燃烧机的心得。
“林师傅,这燃烧机怎么点不着火了,是不是坏了?”小王焦急地问。
“别担心,小王,这机器就像人一样,有时候也需要‘调理调理’。”
林师傅沉着冷静地面对锅炉燃烧机点火故障,他蹲下身子,接过小王递过来的手电筒,像一位医生诊断病情一样,仔细检查燃烧机每一处细节,分析每一个故障可能。
“这燃烧机的点火系统就像人的心脏,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问题。”他打开燃烧机的控制面板,仔细检查每一个电路和元件。
他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专注,手中的螺丝刀在电路板上轻轻滑动,寻找着故障点。终于,他发现了一个磨损的点火电极。他迅速更换了新的电极,调整了点火参数,然后按下启动按钮。随着一声轻微的轰鸣,燃烧机再次点燃了,火焰在炉膛中跳跃。
修复了燃烧机故障后,他还对燃烧机进行了全面优化,使其运行更加稳定高效。这不仅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效率,更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他,就是那个在技术攻坚中不断前行的战士,一次次冲锋陷阵,直至胜利。
稳定运行的守护者:低负荷转高负荷的挑战
“锅炉就像个脾气古怪的老伙计,得好好哄着。”林师傅这样形容低负荷转高负荷时的停机问题。
他通过检查燃烧机的燃料供应系统,发现在负荷增加时,会出现燃料供应不足导致停机的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调整燃料供应比例,优化燃烧程序,确保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稳定运行,从设备维护到操作流程,他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锅炉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停机故障率大幅下降。林师傅也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锅炉医生”,他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锅炉的稳定运行。
岗位标准的示范者:固化经验、形成标准
“标准化,就是咱们的指南针。”林师傅深知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作业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操作的便捷和安全环保达标等角度进行思考,参与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司炉工工作流程。“这就像是给操作工制定了一套‘教科书’,让他们知道每一步该怎么操作。”他亲自示范实践,从开关阀门到调整水位,每一个动作都精确到位。这套标准成为了司炉工的“操作手册”,不仅规范了操作流程,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质量。
传承与创新:兼职内训师
“知识就像种子,种下去就能长出希望。”林师傅深知,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他主动承担起兼职内训师的角色,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无私地传授给车间年轻人。林师傅对年轻人说:“这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总是摇摇晃晃,但只要掌握了平衡,就能骑得飞快。”他耐心地教导年轻工人如何操作新设备,直到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在林师傅的悉心指导下,车间的年轻工人也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
林师傅不仅是“内训师”,更是一位“创新导师”。他先后带领维修青年们完成了《解决钠离子交换器启、停时震动过大的问题》《降低水处理取样器时的安全风险》等十几项精益项目。这位传承与创新的使者,用他的行动培育着车间的未来,像一位辛勤的农夫,播种希望,收获丰硕。
林师傅的故事,是无数普通操作人员的缩影。他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默默地维护着设备的运转。他的故事,让我们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