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冉月华,还是2022年6月,笔者恰逢到贵州凤冈县烟草分公司永和烟站石径收购点检查生产,冉月华正好在石径收购点半边山基地里组织工人开展烤烟大田管理,只见他头戴一顶草帽,身着黑色短衫,身高一米七左右,小平头,左手袖口上嵌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赤着两条黝黑的胳膊大踏步朝我们走过来,满脸笑容,单看那精气神和笔挺的站姿,就不难看出他是一名退伍老兵。
“领导们好,欢迎来我们这里指导工作。”冉月华主动走上前来一边打招呼一边递香烟。
“冉老板,公司领导些正好过来看看你的烤烟移栽情况,这边需要耽搁你几分钟时间。”石径收购点点长冯修孟走在前面伸手接过冉月华递过来的香烟,然后直接介绍我们此行的目的。
笃定前行,把军魂洒在大山里
半边山这个地方,距临近的镇上只有几公里远,道路曲折陡峭,稍大一点的越野车上去都要挂几个倒挡才能转弯上去,到了山顶,最先看到的就是一个约20平米的临时遮雨棚,里面堆满了农具、农肥、炊事用具、简易床铺等。不难看出烟农种烟的艰辛,为了便于耕种,烟农也算是煞费苦心。我们一行三人查看了冉月华的烟地,笔者第一次对他有了较深的印象:积极、乐观、质朴、讲规矩,种烟技术好,精气神满满。
“这里是我临时的家,平时在山上干活,中午在这里热饭吃,累了在这里休息,旁边就是烤房,烘烤季节长期住在这里,守望几十亩烟地,虽然简陋,也很辛苦,但住得舒心、安心,感受与世隔绝的宁静。”冉月华告诉笔者。
再次见到冉月华,正好过去一个年头,笔者再次来到半边山。碰巧他还是在同一片烟地里带领工人开展烤烟打顶抹芽,刚下车就看到一大片长势清秀、犹如阅兵方阵般整齐的烟地跃然眼前,作为一名基层烟技员,看到这样的画面当然就是一天中最幸福的事情,毕竟这都是烟农用心和用汗水换来的硕果。
冉月华头顶还是那顶草帽,上身还是那件黑色的短衫,袖口上的五星红旗依然保持着鲜艳的红色。唯一不同的感觉就是他这次的笑容更加灿烂多了,因为基地上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烤烟无形中给他增添了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当前的烤烟长势让他看到了即将丰收带来的喜悦。交谈了一阵,冉月华主动介绍道:“以后你们直接叫我冉老二,我这个名字还出名些。”说完后脸上充满了诡异的笑容。
勤劳致富,把快乐融在劳动里
冉月华生于1976年,中共党员,1994年参军,2001年退伍,2012年开始跟随父亲冉明文种烟,一种就是12年。这期间,他一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白天在烟地里不停劳作,晚上回到临时居住地后,还要认真思考和策划接下来的农活和用工等事宜。春天,他驾驶着中、小型农用机具在烟地里翻犁、起垄、开沟。夏天,他赤着胳膊、顶着烈日带领工人在烟地里施肥、除草、培土。秋天,他驾驶着自家的轻卡车到收购点交售烟叶,到了晚上,他就打着手电筒不停穿梭在烤房群烘烤烟叶、观察仪表。冬天,他就深入山区和老百姓拉家常,千方百计寻找土地,规划来年生产。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冉月华已经对烤烟这个产业厚植了深深的情感,按照他的话说:“是烤烟让他结识了太多的朋友,是烤烟让他收获了太多的成就,是烤烟让他感受到了一次次成功的喜悦。”
好多人看到他都有点质疑,凭他的干练和人缘,感觉到他应该能够在其它方面取得更丰厚的收益和成就。但是,他始终坚持种烟:见效快,投入有支撑,收入有保障,技术有指导,风险小,最主要还是他喜欢种植这个行业,充满了挑战性,和农民打交道,他们淳朴热情,没有那么多套路,活得轻松自在,更加坚定了冉月华种烟的信心。他在石径这个地方毕竟呆了10多年,人熟地熟,加之这里真正掌握烤烟技术的村民不多,烟地资源较广,选择和轮作的空间也较大。
乐善好施,把党性刻在群众里
冉月华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乐于助人。种烟路上虽然也有失败,但是这些始终压不垮他的信心,按照他经常和大家调侃的一句话:“种烟就是个腊肉骨头,放弃了可惜,仔细品起来还真有味道。”经历了这么多年,烤烟从种到收的所有环节,他都已经烂熟于心,成了全站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和铁杆烟农,特别是在烟叶调制环节,他几乎很少在这方面栽过跟斗。连续几年,他都被收购点聘请为秦家寨片区的“烘烤师”,在烟叶采收季节重点负责指导附近20余户烟农烘烤烟叶,经他亲自指挥烘烤的烟叶,烤出来的质量绝对称得上是无可挑剔,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黄金叶,他的眼神始终掩饰不了内心的那份成就感。很多人深怕自己的手艺被别人偷学,冉月华却深怕别人学不会。
烟叶烘烤季节,经常看到他驾驶着私家车奔走在乡村小路上,只要附近的烟农一个电话,不管是月黑风高还是烈日炎炎,他都是有求必应,第一时间去帮助烟农们排忧解难,因为他深知种烟的艰辛,烟农一旦烤坏一炕烟叶,损失金额至少上万元,作为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绝对伤不起的。2021年,附近烟农安小飞因为刚学种烟,经验不足,他听说冉月华的生产水平很高,于是并主动向他请教,这样一来,一教就是一年,每一个环节,冉月华都会亲自到安小飞的烟地了解情况,手把手教他操作。第一年下来,安小飞种烟就获得了很好的效益,种植50亩净收入接近10万元,一家人对冉月华感激不尽,从此以后。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014年,他和父亲在石径蒋家寨租地种烟,附近一个叫丁飞的村民,家庭特别困难,就连两个孩子在镇上上学的生活费都付不起,冉月华父子听说后当即去学校给丁飞家的两个孩子交了720元的生活费,丁飞两口子知道后感激不尽,后来学校和当地政府对冉月华父子此举给与了高度表扬。
有一次,冉月华刚从烟地里劳作回来,半路上正好遇见当地村民吴和孝骑摩托车摔伤在路坎下,连人带车滚到水田里,冉月华二话没说就直接下去救人,毕竟他在部队里学到了一些应急救人的常识,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吴和孝拖上来,然后直接用自己的小客运车把吴和孝送到县城医院救治,回到家里已是午夜市分,拖着疲惫的身子瘫坐在沙发上没几分钟就睡着了,妻子还以为他在外面喝多了。后来,吴和孝出院后把他夫妻俩请到家里吃饭,当场拿出500元钱表示感谢,冉月华站起身来就准备走,说到:“你们把我当成什么了,老吴遇到这种情况,当时救人要紧,哪有收钱的道理,相互帮助嘛,不要放在心上。”老吴一家人感动不已,后面只要是冉月华差劳动力,只要一个电话,吴和孝都会跑回来帮忙。
情定乡村,把振兴写在责任里
冉月华说,他在石径这个地方一呆就是12年,退伍后父亲把他带出来,一直靠种烟为业,现在父亲已不在了,他还是想继续留在这里,因为他感觉这个地方生活久了,始终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甚至有种第二故乡的味道,特别是他和当地的村民打交道久了,大家都愿意全心全意帮他干活,虽然都是开工资,但是这些工人却把给他打工当做自己的事,哪怕是他不在现场,工人些照样用心用力干活,从没有一个人偷奸耍滑。仔细算下来,他这十多年付出去的人工工资接近300万元,这对于当地农民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说小一点,他是在支付劳动者应得的报酬,说大一点,这其实也是一种产业扶贫,如果他不在这里种烟,当地人由于没有技术,加之地理条件有限,仅靠种玉米和旱地作物是无法得到这么多收入的,他之所以不愿意离开这里回到自己家乡,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担心离开后乡亲们没有务工收入,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正是这种责任心一直支撑着他。
军人的作风和韧劲,共产党人的无私和无畏,当代农民的质朴和执着,着眼长远,展望未来,冉月华种烟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