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县鹿角镇卷烟零售客户郎朝碧说:“这是我经营28年的店铺,我会一直守着它,在店里等着从镇里搬出去的街坊邻居、走出去的莘莘学子、成婚出嫁的苗家儿女。我不会搬走,我怕他们回来后再也找不到我了!”
28年,几经变换
鹿角镇是乌江中下游一个水码头,是当地主要的货物集散和交易地。1994年,25岁的郎朝碧从重庆涪陵来到鹿角镇创业谋生。最初两年,在镇上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她在街口支起了一个4平方米的简易棚,开始经营米粉和卷烟销售。由于郎朝碧勤劳肯干手艺精湛、诚信经营,加上街坊邻居的照顾,生意一直不错。很快,她就融入了这个美丽的小镇。两年后,她与同是来自镇外的“外乡人”赵远清喜结连理,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婚后,夫妻俩租了一个门店作为经营场所。
26个寒来暑往,夫妻俩坚持以忠厚的秉性和热情的服务接待每一位顾客。这些年,别的店铺的经营者和经营内容不知道变换了多少次,而郎朝碧夫妇俩一直经营着他们的老本行——“米粉+烟”。对于卷烟零售,郎朝碧一直都十分感兴趣。
经营的内容没有改变,但是米粉和烟的主次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发生着变化。最开始,夫妻俩以经营米粉为主,进入店铺的左边是煮米粉的灶台和碗筷清洁区域,右边安了三张桌子,供顾客用餐;一个不到1平方米的小烟柜里摆放着卷烟。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夫妻俩先后8次调整了经营布局,烟柜也从小木柜、铝皮柜、玻璃柜……一直到今天的卷烟零售现代终端展示店,卷烟销售也变为经营和盈利的主体。
“改装这个店面,我十分支持,改装后我非常满意!餐饮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卷烟收入要稳定些!而且卷烟我可以卖到70岁,餐饮可能年龄大了就干不动了!”郎朝碧说,“烟草公司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卖烟越来越挣钱,可我们也不会把米粉这块给丢掉了。毕竟,许多老客户都是冲着一碗米粉来这里的呢!”
“我就在这里养老”
28年的勤劳打拼,夫妻俩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们在离店铺50米远的临街地段修建了带商铺楼房,在彭水县城购置了房产和商铺,在丈夫的老家也修建了房子。
2000年前后,为支持国家建设,许多镇上的居民都移民搬迁到了别的地方。虽然人搬走了,但是那份思念故乡的情感依旧。这些人时常都会回到故土,看一看高峡出平湖,品一品家乡的味道,走一走那条横在乌江上的铁索桥。
28年来,郎朝碧夫妇与鹿角这片土地、这里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这里搬出去的邻居,走出去的学子,成家立业的苗家儿女,回来后他们都会来郎朝碧的店里,吃一碗米粉,买一包烟,聊一聊外面的事情,讲一讲这里的变化。
“我在这里经营这个铺子,就是为了等着他们,我怕搬走后,他们回来后找不到我了!我会一直在这里等候着他们……”望着东流的乌江水,郎朝碧动情地说道。
乡愁,既是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家乡人对游子的等待。这份等待也许是日夜奔流的江水,也许是稻浪滚滚的田野,也许是进入乡村的车鸣……在郎朝碧心里,乡愁就是这家已经经营28年、并且会一直经营下去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