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左)在为同事讲解设备控制流程。姜春浩摄
在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有这样一位年轻的“老师傅”:从年龄上说,他是一位35岁的青年人;从工龄上讲,他却是一位有着17年从业经验的老员工。在工作中,他严谨认真,善于总结,精益求精,好学上进,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守保障产品质量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操作工,成为同事信赖的班组长。他就是制丝车间烘丝工王建军。
善总结提升操作水平
“王哥,这么多阀门,怎么开关呀?”前不久,刚到白肋烟加工工序的操作工马利剑望着设备上的众多阀门犯了愁,急忙向王建军求助。
王建军耐心指导道:“白肋烟加里料开始上烟后5分钟左右到达干燥机前部提升机,干燥机开始提升后10分钟回潮区加水电磁阀自动打开,再过10分钟烟叶会到干燥区和回潮区中间的观察窗……”马利剑一边听一边观察,发现王建军说的丝毫不差。看似随口道来的一连串清晰数字背后,是王建军多年的经验总结。善于总结,是王建军在储柜、回潮加料、烘丝、白肋烟加工等多个岗位上迅速成长为操作骨干的“秘诀”。这位“能掐会算”的师傅,让徒弟马利剑啧啧称赞。
勇创新追求更高标准
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干好干精,是王建军进入车间时给自己定下的准则。
几年前,由于9000公斤/小时烘丝线设备引进时间短,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质量。初到烘丝岗位的王建军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总结出一套操作方法,提高烟丝的质量稳定性。那段时间,他仔细查阅设备说明书,和维修工一起研究设备的工作原理,大胆摸索、仔细求证,终于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生产的烟丝水分合格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他又不断研究烟丝水分标准偏差值,使其从开始的0.5%降至0.1%以下。
质量提升的秘籍是他一个个记满数据的本子,里面记录着每一批产品的操作细节。“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微变化会对天然气阀门的开度、工艺气的温度等产生影响,关乎产品质量。生产时我主要参考最近一次的生产情况,再跟之前的记录进行对比,操作起来更有依据。如果仅仅凭借经验进行调整,虽然也能让烟丝水分合格,但操作过程中设备参数的不断调整会让烟丝含水率产生波动。”王建军说。
做好眼前的事,“好”的极限在哪里?对王建军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始终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追求更高质量。因工作出色,他先后获评青岛卷烟厂“先进工作者”“车间岗位明星”等。
勤钻研成为青年榜样
2021年,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王建军参加了烟叶制丝工二级考试。针对切丝机实操中的弱项,王建军抓住一切机会,早到晚走,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切丝机的操作工、维修工、设备主管……靠着这样的钻研劲头,王建军一次就通过了烟叶制丝工二级的实操考试。在这个过程中,王建军好学、上进的态度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激发起更多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在全车间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许多年轻同事踊跃报名参加车间岗位轮训,争相成为一岗多能的技能人才。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王建军用自己的行动,以踏实稳重的步伐守护着产品质量。